7月4日,煙臺,熱浪翻滾。煙臺出現35到37攝氏度高溫,部分地區達39℃,萊州沙河41.7℃的數字灼人眼球。當山東其他城市的孩子早已在家享受冷氣、開啟暑假時,煙臺的中小學校還在上課。這里是全省唯一一個堅持讓孩子們上課到7月14日的地方。幾十萬學生,在風扇都攪不動熱浪的教室里,汗水浸透了課本,也灼燒著家長的心。(源自極目新聞等媒體)
教室成了“蒸籠”,家長自發成了“送冰工”,給孩子們送來冰塊和西瓜等降溫。冰塊,這個本該在海鮮市場或冷飲店出現的東西,被一車車、一盆盆地送進煙臺的各個中小學教室。孩子們希望能攫取一絲涼意。
可這自救的背后,是煙臺大部分教室里連空調都沒有的現實。有家長在評論區發言說,孩子放學回家脫下校服,背上、脖子上、屁股上,密密麻麻全是痱子,嚴重的甚至紅腫冒了白頭。這畫面,看得人揪心。
更刺痛人心的是對比。有煙臺網友描述開發區街頭景象:干凈整潔的公共廁所里,空調靜靜地運轉著,溫度顯示著舒適的26℃。而一墻之隔的教室里,孩子們正和39℃的高溫搏斗?!肮珟照{比娃教室多”教育經費去哪兒了?為什么連廁所都能裝上空調,孩子們讀書的地方反倒成了“熱島”?
當然,這倒不是其他原因,煙臺瀕臨黃海與渤海,氣候受海洋和大陸雙重影響,以往的年份,氣溫要到暑假后,才上升到35攝氏度以上,今年氣候反常,高溫提前降臨,中小學校措手不及。
時間差更是讓家長們憋著一口氣。青島的孩子7月1日就考完放假了,濰坊、濟南這些地方,最遲7月5日也基本放假了。唯獨煙臺,鐵板釘釘地要撐到7月14日。打電話問教育局,值班人員的回答是“目前沒有接到提前放假的通知”。
可教室里的現實呢?有老師上完一節課出來,襯衫濕得能擰出水,更別提學生多遭罪了,家長們的心火和室外的溫度一樣蹭蹭往上冒。有醫生早就說過,高溫環境下,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都會下降,更容易煩躁中暑。當孩子回家作業錯誤百出,身上的痱子又痛又癢,這課還上得有什么意義?
說到底,空調裝不裝,放不放假,遠不只是錢和天氣的問題,它反映的是我們究竟把學生的健康和舒適擺在什么位置。
送冰解燃眉之急,家長們自發掏錢出力,一個班一天光冰塊錢可能就得幾百塊。有家長算過一筆賬:這錢要是省下來,一個高溫季下來,夠買好幾臺空調了??蛇@錢,家長們愿意花在“臨時抱佛腳”的冰上,卻無法替學校決定該不該、能不能裝空調。
煙臺是個萬億GDP城市,也相信煙臺有能力給學生教室都裝上控臺,怪只怪,今年的高溫天氣來得太早了,以往都是放暑假后,沒有想到今年高溫提前到了。
但是,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有個高溫天氣應急預案,一旦氣溫上升到多少,就停課。如果不是那么機械執行校歷,也就沒有這場風波。
說到底,煙臺家長期待的,不過是一個能讓孩子安心讀書的環境。當公廁的空調與教室的冰塊終于不再是對立的符號,當"再堅持三天"變成"下周一開始放暑假",或許這才是教育應有的溫度——不在于26℃的冷氣,而在于人性化的體諒,在于把"為了孩子"真正落實在每一度溫差里。
你怎么看待這件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