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麥克阿瑟第一次提起中國軍隊的時候,語氣里只有不屑。
幾個月后,他失去了指揮權,李奇微接手時,依舊相信科技與秩序會贏得勝利。
他們的判斷都錯了,晚年的他們,只剩下恐懼。
——《壹》——
驕傲將軍的墜落
他不相信中國會出兵,1950年10月,仁川登陸成功,美軍像刀子一樣切進朝鮮內地,平壤失守,北韓節節敗退。
麥克阿瑟站在地圖前,指著鴨綠江說:圣誕節前結束戰斗。
他在東京發布命令,不顧情報警告,不相信“黃河以北的軍隊還能戰斗”,更不信這些穿著舊軍裝、沒有空軍支持的部隊,會越過國境線。
中方第一次出兵時,美軍幾乎沒有察覺。
志愿軍夜行百里,無電臺、無燈光、無重武器,只有人,他們繞過正面,切斷補給,云山是第一次撞擊,美軍一個團被擊潰。
尸體橫在山路上,通信中斷。
麥克阿瑟在東京接到報告時,沉默了一分鐘,他沒說話,他也沒改計劃,第二次戰役前夕,志愿軍已經穿插至后方。
美軍仍在推進。中方突然發起總攻。
氣溫零下二十度,山上夜襲不斷,志愿軍用迫擊炮打斷美軍逃跑的橋梁,美軍全線崩潰,2.4萬人傷亡,向南撤退260公里。
麥克阿瑟回東京后關閉辦公室兩天。
他開始向華盛頓建議使用戰術核武器,但他知道,他輸了,“他們不是殘兵,是影子,是鬼魂。”這是他回憶錄中對志愿軍的描述。
他終于承認:我不理解他們,也無法戰勝他們。
聽證會上,他變了,他不再談勝利,不再談自由,他說:中國軍隊有一種意志,“不是紀律,是信仰。”他一生最后的軍事判斷是。
“永遠不要在亞洲大陸與中國軍隊開戰。”
——《貳》——
戰術專家的極限
麥克阿瑟被解職后,李奇微接手,他是技術型將軍,相信系統,相信空中打擊與陸地控制的配合,他帶來了“磁性戰術”。
主力不硬拼,而是用誘敵深入的方式殲滅對方。
他認為中國軍隊不懂技術,不適應現代戰爭,他修路,布雷,用飛機和坦克創造戰場優勢,但他們不走路,志愿軍夜行、翻山、挖坑道。
李奇微描述過一次夜戰,“他們從霧里沖出來,一點聲音都沒有。”
美軍設好的陣地沒有用,志愿軍從側翼掏空,前線被包圍,后方沒有敵人,他研究補給線,發現一個問題:打不完的運輸隊。
“他們沒有卡車,只有人,每天晚上,幾十公里負重。”
李奇微想切斷它,發現炸斷的橋第二天就被修好,炸了三次,修了三次,在一次被圍戰中,美軍彈藥耗盡。
最后從空投里找到了救命的機槍。
但李奇微記得更清楚的是:志愿軍沒有撤退,他說,“他們一邊凍,一邊戰,不喊,也不動,像一塊塊冰雕一樣擋在雪地上。”
長津湖之后,李奇微下令后撤。
他開始放棄進攻計劃,轉向防御,他不再期待勝利,他開始研究對方的邏輯,“他們不是按照常規戰爭打仗,他們按照一種我不理解的秩序移動。”
他寫下這句話的時候,美軍已經退守到三八線。
他的技術沒有失敗,但他的戰術失敗了,他們用人代替彈藥,用夜代替炮火,用距離壓迫火力,李奇微最終總結:“我們沒輸給武器,我們輸給了一種無法預測的意志。”
——《叁》——
不怕死,也不怕冷
沒有空軍,沒有坦克,沒有無線電指揮,但志愿軍贏了,美軍使用了二戰遺留下的全部資源,包括高精度火炮、戰術轟炸機、反炮兵雷達系統。
他們擁有全部的現代戰爭工具。
志愿軍在高山上行軍,一口熱飯都沒有,穿著單衣,腳上是破棉鞋,行軍速度依舊能超過機械化部隊,113師,在冰雪中14小時急行軍72.5公里。
翻越兩座山嶺,沒有掉隊。
李奇微聽說這件事后,說了一句話:“這是人類極限的實驗。”美軍習慣火力掩護,志愿軍則選擇夜襲,前者要防線完整,后者主動穿插進敵人腹地。
他們不打正面,他們繞,他們埋伏。
他們摸黑打冷槍,敵人看不見,聽不見,只知道自己在被吃掉,志愿軍每次打完就退,退完就藏,藏完再打,他們從不戀戰,但也從不后退。
這種戰爭方式,徹底打碎了美軍的訓練系統。
李奇微在戰后說:“我們面對的,不只是軍隊,是整個民族的集體意志。”
——《肆》——
從誤判對手到重新定義戰爭
麥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相信,一場戰爭的勝負取決于資源和技術,朝鮮戰爭結束后,他們不再這么認為。
麥克阿瑟晚年承認,“他們為信念而戰,不為命令而戰。”
這句話里,沒有戰術,只有失敗者的理解,李奇微寫下的是,“中國軍隊改變了我對戰爭的定義。”不是誰裝備多,不是誰戰略好。
是誰更能承受代價,誰更能忍痛,誰更不怕死。
他們都承認一件事:這場戰爭重塑了對中國的看法,從前,中國是地圖上的落后國家,之后,是不容低估的對手。
他們不再輕視東方,他們開始恐懼。
他們從未真正理解中國軍隊,但至少,他們開始尊重,麥克阿瑟輸了,因為他看錯了對手,李奇微退了,因為他看懂了戰爭。
他們都曾相信數字、裝備、訓練可以決定勝負。
結果,一個沒有空軍、沒有坦克、靠人力運輸的軍隊,撕開了他們所有戰術想象的邊界,朝鮮戰場之后,地圖沒怎么變,但世界觀變了。
美國將軍不再以技術壓倒一切。
他們開始研究意志,研究人,研究看不見的力量,這場戰爭,在美國眼中,只剩下恐懼,一個民族的力量,從來不只在武器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