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距離真正的 618 還大半個月的時間,但按照各大電商平臺的慣例,「618 價格戰」在幾天前就已打響。由于此次 618 正值國家補貼優惠期間,且各品牌在 3 月底 AWE 上發布的新產品也陸續上市,當前時間點可以說是購買「大件產品」、給家里電器以舊換新的最好時機。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在 2025 年上半年,國內電視行業經歷了新一輪的技術浪潮,新技術層出不窮,以前那種挑電視的方式似乎有些跟不上時代了。那么在 618 期間,我們應該重點關注哪些產品,注意哪些細節呢?
百吋大屏成消費新方向
不可否認,近幾年電視行業在面板領域確實取得了不少技術突破,但相信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大」才是 2025 年電視行業最直觀的產品趨勢。畢竟從觀感、沉浸感的角度來說,百吋電視給用戶帶來的視覺沖擊確實更強。
圖片來源:海信電視
而從內容生態的角度看,百吋大屏幕也為電視帶來了更強的沉浸感,從而與手機等小屏娛樂設備拉開差距。我們知道,在「算法為王」的短視頻時代,碎片化觀影時間早已被手機等小屏設備占據。對于電視這種天然不適合碎片化觀影的設備來說,與其和手機在短視頻賽道比拼,倒不如充分發揮其大屏幕的特點,主打沉浸式觀影。而百吋電視在沉浸式觀影方面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
說了那么多,我們作為消費者,在挑選百吋電視時又該注意哪些地方呢?這里小雷要提的是一個大家平時都不太注意,但最終對觀影體驗有顯著影響的細節點——百吋電視的畫面反光問題。
考慮到百吋電視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的新品類,大部分家庭在客廳裝修時都不會為電視留這么大的空間。如果將百吋電視「強行」安裝,其屏幕邊角難免會有落地燈或陽臺反光的情況。
為了給百吋電視鋪平道路,電視品牌也拿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以海信在 AWE2025 上發布的 RGB-Mini LED 超旗艦電視 UX 系列為例,海信一改過去藍色 Mini LED 背光層搭配量子點膜的方案,直接采用 RGB 彩色 Mini LED 作為背光層,可以基于畫面 RGB 色彩情況直接控光。
圖片來源:海信電視
而在抗反光方面,海信 100UX 也配備了低反標桿「黑曜屏 Ultra」技術,利用內外雙層納米級低反膜加矩陣式設計多層偏光片,將畫面黑度提升 50%、畫面立體感提升 54.5%,更實現了超廣的 178° 可視角——因百吋電視屏幕太大,即使正對電視也難免出現大角度看畫面邊緣的情況。除了旗艦產品外,海信也積極將低反射技術帶到了更多產品中,比如海信 5 系產品就標配墨晶屏。
同樣出色的還有海信 100E8Q Pro,作為海信的「影游旗艦」,100E8Q Pro 不僅采用了 10000nits 黑曜屏 Ultra 屏幕,擁有 8112 的超高分區數,還支持 4K170Hz 原生高刷新率。搭配海信信芯 AI 畫質芯片 H7,海信 100E8Q 真正做到了極致觀影、極致游戲的兩手抓。
而海信電視的銷量也從市場的角度肯定了海信在百吋電視賽道的突出貢獻:2024 年海信系百吋電視全球出貨量份額高達 58%,全球每賣出兩臺 100 吋電視,就有一臺是海信。可以說在百吋電視這個賽道,海信已經做到了全球銷量第一。
分區質量比分區數量更重要
除了屏幕大小之外,Mini LED 電視的分區背光效果也成了消費者挑選 Mini LED 電視時的考慮因素之一。注意,我這里說的是分區質量,而不是分區數量。一般來說,背光分區數越多、背光圖的「分辨率」就越高,最終控光效果也更好。
但分區數量只是決定分區背光顯示效果的因素之一,電視品牌能否準確調用這些分區,能否在各分區間精細控光,同樣決定了 Mini LED 電視分區背光的最終效果。
此外,更多分區也意味著電視必須搭配更強的背光驅動,否則可能會出現背光刷新跟不上像素響應的情況。小雷曾買過一款 Mini LED 電競屏,其分區背光的反應時間就比像素響應要慢一拍,經常出現畫面陰影已經移動了,但背光陰影還留在原處的情況。
圖片來源:TCL
要讓 Mini LED 實現真正的好畫質,必須靠底層技術的全面創新。對此,TCL 提出了「萬象分區」的概念——通過對發光芯片、透鏡技術、微距 OD、光影控制算法以及屏幕在內的整個鏈路的全優化,提升實際控光效果,實現「一區頂多區」的控光表現。
在 3 月舉行的 AWE 2025 上,小雷也在現場親眼驗證了 TCL 萬象分區的效果:即使分區數比競品少一半,2000 分區產品搭配萬象分區技術的光暈控制效果明顯要比 4000 分區競品的要好。可以說萬象分區的出現,讓衡量 Mini LED 電視的標準從最早的看重數量變成數量和質量兩手抓。
圖片來源:TCL
以 AWE2025 發布的「第四代液晶電視」TCL Q10L QD-Mini LED 為例,TCL 將 Q10L 發光芯片的基底材料升級為超能高光晶底,結合 ALD 原子級耐蝕工藝,全面提升了發光芯片亮度;再利用第四代超聚光微透鏡搭配 LSR 柔性光材,提升了整體背光均勻性。
再搭配上萬象分區、超動態光影仿生算法和雙向 23bit 技術和行業最高等級 0.5% LR 低反膜,TCL Q10L 的出現可以說打破了傳統 Mini LED 電視的畫質天花板,同時也確立了自己在 Mini LED 領域的行業地位。
關注「看電視」之外的新場景
不難看出,剛剛提到的海信 100UX、TCL Q10L 都將畫面顯示效果放在了產品能力的核心位置。但就當前行業發展來看,部分電視品牌已經開始在「畫面之外」發力了。
比如電視老牌長虹,就在前段時間發布了行業首款「治愈系 AI TV」——追光 Q10 Air 。簡單來說,AI 光翼是一種基于電視畫面內容的環境光補償機制,長虹的 DRCBS 雙側漫反射環境光補償技術能讓畫面中的色彩「溢出」屏幕,照在電視背景墻上,避免用戶在昏暗無光的環境下看電視。
圖片來源:長虹
其實從體驗來說,「光翼」概念在顯示領域并不陌生,在智能家居推廣初期,不少企業都推出了允許用戶自行粘貼在電視背面的 LED 燈帶;影視行業也常用這種背光燈帶方案給「小黑屋」補光。
但不同于主打中性的「小黑屋」燈光,長虹的 AI 光翼可以根據畫面內容自動切換顏色,讓電視背景和「光翼」作為電視畫面的延伸,帶來更好的氛圍感和沉浸感。
除了用 AI 展開「光翼」外,長虹也在積極探索 AI 技術在電視領域的應用:早在 2023 年,長虹就構建了全球首個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電 AI 平臺「長虹云帆」,開啟了「大模型電視」的時代。
換電視無需糾結,618「辭舊迎新」正當時
當然了,在 618 這個時間點,值得買的電視產品還有很多,比如主打游戲等高刷場景的雷鳥鵬 7、創維 A5F Pro、瞄準低價護眼市場的 Vidda R55,以及形態處于小屏與大屏交界處的「閨蜜機」。小雷拿出海信 100UX、TCL Q10L 和長虹追光 Q10 Air 來介紹,也是因為這三款電視產品分別從三個方向概括了 2025 年電視行業的發展新方向。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雷科技看來,在大屏、畫質、AI這「三板斧」的推動下,Mini LED 技術依舊會是 2025 年電視行業的主流方案——盡管海信、TCL、三星等品牌已在 Micro LED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出了前瞻性的產品。但考慮到電視「比參數」的時代已經過去,在電視品牌取得 Micro LED 產品「售價、體驗和面板壽命」的平衡之前,Mini LED 電視仍舊具有競爭力。
隨著 Mini LED 產業鏈的進一步成熟,在國補的推動下,小雷有理由相信,2025 年的 Mini LED 電視在中低端市場將逐漸取代傳統 LED 電視,成為新主流,并且促使百吋電視等大屏產品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并在 2030 年前實現「百吋電視」的普及。
在這個 618 期間,給電視「辭舊迎新」正當時。
4月,618火藥味漸濃。
2025年,電商行業暗流涌動,京東引爆即時零售大戰,“僅退款”全面取消,“出口轉內銷”如火如荼,AI電商進入應用期。
今年的618注定非凡,雷科技618專題已上線,我們將及時關注618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