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派新聞
“你是孩子奶奶還是外婆?”三年前,30歲的Lucy帶孩子去公園玩時,聽到這一問題心理有點崩潰。從十一二歲起,脫發的問題就伴隨她至今,串起她讀書、畢業、工作、生育等節點。
因為深受脫發困擾,她在生下一胎后直接剃光了頭發,想著“眼不見心不煩”;也有過一段時間,她攥著掉發躲在衛生間哭,出門必須戴帽子,夜晚只能背對鏡子吹頭發。
自從認識更多脫發女性后,Lucy才發現,原來不止自己深陷這一漩渦,也慢慢覺得“這好像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她意識到,脫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脫發帶來的自卑。
如今,她已經不介意別人如何說她的頭發,也能大方與人討論頭發的話題。同時,她也在積極治療,希望頭發能長多一點。“如果不能變多,那就保持現狀,反正戴假發也挺好看的。”在5月28日全國愛發日來臨之際,Lucy在接受九派新聞采訪時說。
基于既往接診情況,武漢市皮膚防治院皮膚內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肖勤介紹,脫發對于女性的影響確實顯著,不僅表現在發量上,還有心理健康層面。情緒與頭發是相互反饋的關系,積極樂觀地面對脫發,及時就醫很重要。
她對九派新聞表示,從女性的生命周期來看,青春期后、更年期、妊娠或重大手術后,都可能脫發。不過,脫發作為一種常見病,目前相關研究深入、廣泛,治療手段豐富。使用藥物并配合物理化學等治療手段,堅持內外同治,養治植護為一體,會有明顯的療效。
【1】“脫發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帶來的自卑”
Lucy 33歲 脫發20多年 雄激素性脫發+產后脫發
大概十一二歲時,我的頭發就比同齡人少。父母也沒有重視我脫發的問題,只說是學習壓力大導致的,沒有帶我去醫院看過。記得那時,父母和家里親戚常調侃我頭發少,我很受傷但又無力反駁,只能假裝不在意。
實際上,我對頭發非常敏感。記得有一次去剪發,理發師一直問我,“為什么你頭發那么少”。當時內心很尷尬,解釋了很多,后來再也沒有去過理發店了。
為改善脫發,我曾在網絡上找各種方法嘗試,拿生姜搽頭皮、用防脫洗發水和育發液,但都沒有效果,頭發還是沒長。
直至畢業后,我賺到了錢,2016年左右到深圳一家醫院的皮膚科就診。做了許多檢查,醫生說是雄激素性脫發(注:也稱脂溢性脫發,一種起始于青春期或青春后期的常見脫發疾病,男女均可患病),開了一些口服藥。我吃了一段時間不見效,就中斷服藥了。
后來,我到廣州一家專業的皮膚科醫院,醫生給的方案是“口服藥+米諾地爾(注:一種外用藥物)+中藥敷頭發”。經過半年左右,我的發量變多了,發質也變好了。
但到生育前后,我在治療和中斷治療之間反復橫跳,頭發長了脫,脫了長。2020年,我備孕一胎,不得不停藥。2022年生下孩子后,我脫發很嚴重,深受困擾,就直接剃光了頭發。
直到產后1年,我才恢復了脫發的治療。不過,持續半年后,我又意外懷上二胎,再次中斷治療。這次我咨詢了醫生,開了補氣血的藥,產后掉發只有一個半月左右。
2024年1月,Lucy經過一段時間治療,發量有所增加 圖/受訪者提供
如今回看,我曾經也像很多人一樣陷入誤區,覺得產后掉發是必然的,因此不去干預。但據我了解,有女性在產后掉發嚴重,后續也沒有恢復。
脫發的崩潰,我相信很多女性都有體會。我曾攥著掉發躲在衛生間哭,每到夏天都把帽子“焊死”在頭頂,夜晚吹頭發時永遠背對鏡子……
我為脫發哭過不少次,內心深感自卑,不想去社交、拍照。但這些滲入日常生活的場景,很少被人看見。當我們談論脫發時,總在說發縫、發際線和假發片。
兩三年前,30歲的我帶孩子去公園玩,卻被人問“你是孩子奶奶還是外婆”。雖然之前知道自己發量少,但聽到后,我的心理還是有點崩潰。
2023年11月,Lucy因脫發頭頂發量稀少 圖/受訪者提供
后來,為發泄情緒和督促自己養發,我在社交平臺分享脫發的經歷。不知不覺中,我認識了一批和我一樣有脫發困擾的姐妹,還進了有20多人的發友群,大家在群里一起交流脫發經驗。
我發現,原來不只是我被脫發困擾,還有很多人也一樣,慢慢覺得這好像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其實脫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脫發帶來的自卑。
幫助我擺脫自卑、重獲自信的,還有假發。因為頭發少很影響顏值,2012年我在讀大學時接觸到假發,就偶爾戴。五六年前開始,我戴假發的頻率更高,每次出門拍照或去重要場合之前都會戴上。
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基本每天都戴假發。因為產后脫發實在嚴重,我又不想因頭發而自我內耗,沒有頭發一樣可以很美。
至于脫發問題,現在除藥物之外,我也用紅光生發帽和微針。同時,我的生活習慣也有些改變,如少吃甜食、用防脫洗發水等。按理說應該早點睡覺,但因為有兩個孩子,熬夜也在所難免。(注:紅光生發帽,一種物理性輔助治療手段,利用低能量紅光對頭皮進行照射,增強毛囊活性以促進頭發生長;微針,一種方便給藥的療法)。
經過種種嘗試,我的脫發已經不太嚴重,掉發較少了,只是長得慢。心態也有變好,曾經的自卑不復存在,我現在不介意別人怎么說我的頭發,也敢于和別人談論頭發的事。
當然,我還在積極治療,內心仍抱有一絲希望,希望頭發能多一點。如果不能變多,那就保持現狀,反正戴假發也挺好看的。
因為自己走過彎路,看到很多人脫發嚴重,還在互聯網四處“求醫”,用各種偏方卻不去醫院時,我很想提醒他們。如果我脫發初期及時就醫,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生活作息,應該不會禿得這樣嚴重。
【2】醫生:脫發是常見病,情緒與頭發相互反饋
武漢市皮膚防治院皮膚內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 肖勤
從業皮膚科23年,擅長領域之一為毛發疾病
在我國,毛發疾病是常見、多發病,發病人數約有2億,其中雄激素性脫發和斑禿占95%以上。很多公立醫院的皮膚科都開設了毛發專病門診,因脫發就診的患者很多。
毛發有一定的生長周期,正常情況下每個人的頭發都會自然脫落。每天50到100根左右屬于正常,同時也有等量的頭發再生。有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輔助判斷脫發程度:3天不洗頭的情況下,手指撐開從頭上不同部位向外捋,重復3次,如果每次掉發都超過5根,就是真脫發。
導致脫發的原因有很多,遺傳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典型的是雄激素性脫發。其發病機制是雄激素介導的毛囊微小化,男女均可發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約20%以上,女性約6%以上。
雄激素性脫發,也是女性多發的脫發類型之一,青春期后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第二個發病高峰在更年期(即50到60歲),主要因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較大變化。此外,休止期脫發,多發于30到60歲女性。通常在壓力事件(如妊娠、重大手術、創傷、抑郁)之后出現。斑禿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相關因素有遺傳、自身免疫失調、精神心理等,20到40歲為發病高峰。
除了遺傳因素,女性脫發的原因還有很多,包括內分泌激素相關,如雌激素水平驟降,引起產后脫發;過度減肥,蛋白質缺乏,導致發干脆弱;月經量多者導致缺鐵性貧血,也可影響發量;也有物理傷害,比如高馬尾牽拉、高溫電吹風、紫外線照射,容易造成毛囊損傷;燙染漂白,使得毛鱗片受損;此外也有心理因素,壓力大、睡眠質量差等。
無論女性或男性,現在脫發年輕化的特點,主要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飲食辛辣甜膩、熬夜等都容易導致激素失衡。
從女性的生命周期來看,有幾個容易出現脫發的節點。首先,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我們在臨床上遇到年齡最小的女孩13歲左右,是臨床中少見的拔毛癥(注:患者為緩解緊張或焦慮,反復拔除自己的毛發);此外,女性在更年期(50到60歲)、妊娠或重大手術后,也會脫發。
對產婦而言,產后脫發是常見現象。懷孕時分泌的雌激素增加,頭發保持生長期,發量隨之增加;產后,體內雌激素水平斷崖式下降,也就出現脫發。不過,一般持續3個月就趨于穩定;6到12月頭發會明顯改善;產后1年可恢復正常。如仍未恢復,應到皮膚科就診,由醫生檢查毛囊情況,再做出專業性判斷。
對于產后脫發的女性,應重視其心理健康。婦產保健科醫生需了解相關知識,減少孕產婦的壓力;此外,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脫發會導致人情緒不佳,不愿意社交,也可能阻礙與孩子溝通。
我曾接診過一位正處青春期的男孩,他由母親帶著來治療痤瘡。每次這位母親來的時候,都是愁眉苦臉,而且戴不同的發箍,發箍的位置明顯靠上。在治療她孩子的過程中,我與這位母親關系熟絡起來。有一次我問她,“為什么大熱天還戴著發箍呢”,她起初覺得不好意思,直到取下發箍后,我看到她頭頂部有脫發。
聊天得知,她是一位陪讀媽媽,陪著孩子讀高中。處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些抵觸跟母親交流,家里氣氛很壓抑。再加上孩子不好好吃飯、成績不理想,她經常徹夜未眠。出現脫發后,她以為只是睡眠問題導致的,沒有治療過,這才出門戴著發箍。但幾個月過去了,脫發的面積越來越大。
因為有信任基礎,我為她做了毛發鏡檢測,發現是脂溢性脫發,毛囊還未完全萎縮,為她開展了系統治療。因她處于更年期好發階段,與她溝通的同時,我也建議她加強體育鍛煉。經過3個月的療程,她的脫發區長出了新生毛發,發縫變窄,她也沒有再戴發箍,臉上的笑容也增多了,跟孩子的溝通也更加順暢。
我本身也是一位母親,通過治療這位女性,看到了更多(可能被困擾)的母親。因此,我在門診如果遇到她們帶著孩子來就診,給孩子看病之外,我也會多留意一下,她們是否需要幫助。
其實,情緒和頭發之間是相互反饋的關系。處于焦慮壓抑的狀況下,頭發會越掉越多;頭發長出來后,人的心情也會變好。因此,積極樂觀地面對脫發,及時就醫很重要。
脫發作為一種常見病,目前相關研究深入、廣泛,治療手段豐富。有效藥物的面世極大解決了一部分患者的問題,同時配合物理化學等治療手段,堅持內外同治,養治植護為一體,會有明顯的療效。
醫生稱導致脫發的原因有很多,遺傳是重要因素之一(網絡圖)
至于網絡上流傳的生姜擦頭發、防脫洗發水等方法,其效果如何,可能因人而異。我曾接診過一位患者,使用網購的生姜生發產品,局部涂抹后脫發面積卻越來越大。就醫后,我們經過檢測明確其是典型的斑禿,開展相應治療后效果明顯,這位小伙子的頭發長了出來。
目前,生姜生發的原理尚不明確,可能對某些人有一定輔助作用。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如姜辣素、姜酚等)被認為具有刺激性,通過擴張毛細血管、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可能為毛囊提供更多營養。但綜合來說,生姜生發仍缺乏可靠證據,且存在刺激風險。
所謂的防脫洗發水,我認為是在普通洗發水里加了治療脫發的成分。相關成分在洗發水中的添加量和滲透能力極為有限,洗發水在頭皮上停留時間又短,即使有一些成分對脫發有所改善,但添加成分也可能對頭皮有刺激。
因此,若脫發嚴重,建議優先選擇醫學認可的療法。及時到專業機構咨詢皮膚科醫生,明確脫發類型,并針對性干預。早診斷,早治療,早受益。
此外,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有助于養發。保證睡眠,避免熬夜;適當運動,減輕壓力;減少頭發遭受的物理與化學損傷,控制燙染頻率,避免高溫吹風和緊扎發型;選擇弱酸性的洗發水,兩到三天洗一次發,避免過度清潔破壞頭皮油脂平衡。
同時注意營養搭配,攝入優質的蛋白質,以及含鐵含鋅的食物,都能支持毛囊健康;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D(日曬或補充劑),能調節激素平衡。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Lucy為化名)
記者:胡冰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