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輪印巴沖突,除激烈的空戰外,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就是印度對巴基斯坦斷水。而中國作為印度河上游國家,具備參與斷水危機處置中的條件,那么中印巴三國要不要達成一份君子協定?
印度這次之所以能對巴基斯坦打出斷水這張牌,正是仰仗著占據了印度河上游的位置。
印度外長近日放出狠話,不會恢復印巴用水條約,除非巴基斯坦停止支恐。
從地圖上看,印度控水的兩座水壩在印控克什米爾轄區內,上游水閘一關,下游的巴基斯坦就難受了。
不過印度并非印度河真正意義上的上游國家,中國才是。
印度河干流發源于西藏,在中國境內名為獅泉河,從整條印度河看,中國處在上游,印度占據中游,巴基斯坦位于下游,也就是說印度能斷巴基斯坦的水,中國則能斷印度的水。
正因為如此,最近國際問題學者高志凱建議,中印巴之間有必要達成一份協議,一旦某一方利用河流的位置對另一方斷水,那么第三方就有義務處置違規的一方,言外之意就是,中國應該出手教訓教訓印度。
從供水安全和履行國際義務的角度看,中印巴確實有必要達成一份君子協議。
巴基斯坦絕大部分農業區需要印度河的來水灌溉,沒有穩定的農業收成,兩億多人就要在生存線上掙扎,所以巴基斯坦的供水安全,必須無條件得到保障。
另外這次印度對巴基斯坦斷水,其實是空戰之外的另一場戰爭,其殺傷力遠比發射幾十枚導彈要大得多。
高志凱認為,印度這一行為應該被視為戰爭罪,乃至危害人類罪。
中國確實有必要介入,因為犯下危害人類罪惡的國家屬于人類公敵。
而且從形制上看,中印巴三方君子協議要比印巴兩方簽署的供水協議,更穩定一些。
這次印度之所以敢違反《印度河水協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人節制印度,有了中國之后,印度就不敢太放肆。
當然,最困難的不是中印巴能不能達成君子協議,而是達成后能否履行,這里就不得不提南亞大陸河流的水量問題。
印度河干流源頭獅泉河一年的水量不到10億立方米,而印度河年總徑流量超過了2000億立方米,上游來水對印度河水量的影響不大。
中國真正能拿捏印度的,是另外一條河流布拉馬普特拉河,這條河流對印度的意義僅次于恒河,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在中國境內,稱為雅魯藏布江。
但是中國用雅魯藏布江去節制印度,又不涉及巴基斯坦,幫不到巴鐵。
所以說,中印巴有必要達成君子協定,但是不能指望借此解決印度對巴基斯坦的斷水危機。
這個君子協定只能作為一個補充,斷水問題能否得到真正的解決,還要看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需要擁有讓印度不敢斷水的能力,比如強大的軍事實力,只有拳頭夠硬,印度才不敢輕易斷水。
除軍事反擊外,巴基斯坦要想辦法減少對印度供水的依賴,例如在印度河下游多修建一些蓄水庫。
只有做到了未雨綢繆,多管齊下,巴基斯坦才可能解除印度這個“水霸”對他的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