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6日訊 無棣縣搶抓氣溫回升、土壤墑情好的有利時機,無棣縣7.5萬畝棉花播種工作正緊張有序地進行中。
西小王鎮的世耀集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棉花基地2000畝夏播棉播種現場,多臺播種機正在田地里來回穿梭,播撒希望的種子。西小王鎮世耀集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信甫告訴記者:“我們今年總播種面積是11000畝,8000多畝的春棉已經全部播種結束,還有2000多畝的夏播棉正在播種。”
無棣縣作為國家級棉花制種大縣,每年可生產棉花良種800噸。今年棉農所播種的種子大部分為當地世耀集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所選育的新品種農興5號。這個品種分別于2022年、2024年通過了山東省和國家審定。“這個品種比生產商推廣的品種增產7%以上,高抗枯萎,耐黃萎,纖維品質達到了雙三零以上,衣分率在44%左右。耐鹽堿,穩定性比較強,產量比較高。今年黃河島5000畝地全部種植了這個品種,西小王棉花基地種植面積也達到了50%。”山東耀優農種業有限公司技術顧問高級農藝師隋玉君介紹。
良種加良法是農業生產的制勝法寶,除了良種推廣,廣大棉農還在省農科院專家的指導下,采用一膜三行的新型播種方式,相對于傳統的一膜兩行模式,不僅提高了播種效率,還因保墑增溫效果好,更有利于棉花出苗。“一膜三行的播種方式是我們完全按照棉花全程機械化這個模式去播種的,效率快了1/3,保溫增溫效果好,方便于秋后用機械采棉機采收。山東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無棣縣政府科技顧問王勝利說。
山東省是傳統棉花種植大省,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列,近幾年,由于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制約,棉花價格下降,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受到影響。當地政府充分利用好國家及省市相關政策,積極爭取職能部門支持,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好引導宣傳,鼓勵棉農多種棉花。
無棣縣西小王鎮黨委書記李建強表示:“我們爭取120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了6000畝棉花連片提質增效項目,加大爭取棉花補貼力度,植棉面積實現新突破。其中全程機械化種植模式超過1萬畝,是全省機采棉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今年我們還要申請承擔經農業農村部備案的轉化體相關實驗。依托國家級制種大縣項目,與浙江大學、省農科院共同承建棉花育種科技創新中心,不斷提升本地棉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閃電新聞記者 周建輝 無棣臺 趙志博 高令軍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