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披露了一則收購信息。大連萬達商管出售旗下48家公司的股權,買家是太盟、高和、騰訊、京東與陽光人壽。
這48家公司,對應48個萬達廣場。
這是王健林又一次進行大甩賣,因為據媒體報道,此次交易金額將達到
500億元。
萬達廣場是首富引以為傲的拳頭產品,過去這些年,每當首富以萬達廣場的名義去拿地時,總能受到各種“優待”。
他不僅能以“白菜價”拿到地,在施工審批中也一路“綠燈”。萬達廣場從拿地到開業,最快只需要:
3個月。
2014年底,萬達商業在香港上市,資產包的核心就是萬達廣場。上市后,王健林也榮登首富寶座。
但首富第二年就反悔了。由于不滿意股價表現,他決定將萬達商業私有化,轉而登陸A股。
再后來的事情大家就耳熟能詳了。
2017年,萬達遭遇金融機構停貸,并出現流動性危機。首富將13個文旅項目和77家酒店分別賣給融創和富力,作價637億。由于房地產業還沒出現過這么大的手筆,業內也稱之為
“世紀交易”。
此后,首富將輕重資產進行了拆分,推進輕資產業務再度赴港上市,并與投資者簽訂了對賭協議。
到2023年末,大路條還是拿不到,而300億的對賭壓力令萬達不堪重負。危機關頭,前期投資者中的太盟投資宣布,聯合中信資本、中東資金等,追加投資600億。
萬達付出的代價則是:
30%的股權。
他們的持股比例從70.15%降至40%,新上市主體的CEO也不再是萬達人。首富的控制權大大減弱。
這次賣掉48個萬達廣場,是首富的第三次大甩賣。
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預感到萬達商管難以如期上市的王健林,就開始將萬達廣場擺上貨架。全國一共開業了400多座萬達廣場,大部分都被萬達以重資產的形式持有。
但彼時房地產市場已進入深度調整期,買家寥寥,只有險資零零碎碎地接手了一些資產,難解燃眉之急。
太盟投資領銜入股后,萬達終于松了一口氣。但他們只負責擬上市的部分,即輕資產業務。對于萬達集團的債務問題,太盟沒有義務插手。
這兩年,萬達商管多次遭遇訴訟,也曾出現股權被凍結的情況。本月初,王健林持有的大連萬達商管3.05億人民幣股權便被凍結。21日,因為一次保安服務合同糾紛,大連萬達商管成為被執行人,執行金額
不到20萬。
所以,繼續賣萬達廣場,是首富唯一的辦法。
只不過,太盟選擇了再次出手。據澎湃新聞報道,此次收購由太盟主導,太盟計劃注資約50億元認購基金次級份額,承擔主要風險并獲取超額收益;一些國有大行組成的銀團將提供300億元貸款授信,剩下的150億元將通過夾層融資渠道募集。
除太盟外,這次的收購方中,還有兩個老朋友。
2018年初,騰訊、蘇寧、融創、京東與大連萬達集團簽署戰略投資協議,以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并推動后者重新上市。
或許是因為過于樂觀,他們并沒有與萬達簽署對賭協議。6年后,蘇寧、融創終于坐不住了,向萬達發起仲裁,希望把錢要回來。騰訊、京東則一直沒有表態,這次他們參與收購萬達廣場,似乎要繼續玩下去。
但他們應該不會空手而歸。
作為赫赫有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太盟投資對控制權的興趣眾所周知,曾被稱為:
亞洲小黑石。
在上一輪投資中,太盟為投資者拿下了萬達輕資產業務30%的股權。這一次,萬達要付出哪些代價,還要拭目以待。
今年3月,作為輕資產業務運營主體的新達盟集團,股權結構發生變化。大連萬達商管的持股比例從40%下降至12.3%。剩余27.66%的股份被轉讓給“大連盛保企業”、“大連盛旻企業”等7家新成立公司,其持股3%-5%不等。
這7家公司目前的股東仍為大連萬達商管,但這次分割顯然不是漫無目的。
這像極了一個場景:
食客還沒到,蛋糕先切好了。
歡 迎添加子姨微信: zhangziyi10010
注明公司名稱、職位和姓名更易通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