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強調“胃以降為和”,胃氣應向下通降以完成消化,當氣機受阻時,胃氣上逆或停滯,則會引發脹滿、噯氣、反酸等癥狀,又被稱為“脘腹脹滿”,具體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
?1. 內因:
脾胃虛弱:脾主運化,胃主守納。若素體脾胃虛弱,則會因脾氣不足無法推動氣機運行,導致食物殘留,產生脹氣。
痰濕阻滯:脾胃運化失常,濕氣積聚成痰濕,阻礙氣機,表現為腹脹、口黏、大便黏膩等癥狀。
肝郁脾虛: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情緒不暢(如抑郁、焦慮)則會導致肝氣郁結,影響脾胃升降功能,表現為胃脹隨情緒波動加重。
?2. 外因:
飲食不當:暴飲暴食、食用易產氣食物(如豆類、紅薯)或反復加熱的食物(如米飯、土豆),導致胃腸積氣,增加胃腸負擔。
外感邪氣:濕邪、寒邪侵襲脾胃,影響氣機運行,如春夏濕氣重時易發胃脹。
不良生活習慣:久坐、吃飯過快、吞咽過多空氣(如嚼口香糖)或作息紊亂。
中醫理療緩解胃脹氣的方法
(一)穴位按摩
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胃氣、調和脾胃,常用穴位及操作:
(二)日常調理
情緒管理:避免焦慮、憤怒,減少肝郁對脾胃的影響,可通過運動、傾訴疏解肝郁。
飲食調整:減少易產氣食物(如豆類、奶制品),細嚼慢咽,避免暴飲暴食。
運動輔助:如“蜷縮法”(抱膝壓腹)促進排氣,或“揉腹法”順時針揉腹5分鐘,緩解腹脹。
中醫通過綜合運用穴位按摩、食療及生活習慣調整,可有效緩解胃脹氣,恢復胃腸氣機通暢。若脹氣長期反復,或伴隨嘔吐、發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排查器質性疾病(如胃炎、腸易激綜合征等)。
食療方推薦 ——山楂麥芽湯
材料:生山楂10克,炒麥芽15克
做法:將洗凈的山楂、麥芽放入養生壺中,加入清水,煮15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功效:可消食導滯,適合飯后飽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