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自真人故事的影片《出走的決心》登陸國產院線中秋檔,收獲票房1.24億,豆瓣評分高達8.分。而這部電影背后的真實原型人物,名叫蘇敏,在56歲的那個秋天,決定離開令她倍感壓抑的家庭生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驚訝的決定——駕車離開生活了30多年的鄭州,開啟一場尋找自我、追求自由的旅程。最近受品牌方邀請,作為電影原型蘇敏阿姨和導演尹麗川一起踏上戛納紅毯。
行程超過17萬公里,跨越全國400多座城市,蘇敏以“50歲阿姨自駕游”為自媒體賬號,分享自己的旅程與感悟,意外地收獲了無數網友的關注與支持。全網瀏覽量15億+,短視頻播放量5億+。
紀錄片創作者社社,在他擔任制片人的紀錄片劇集2021《生活閃亮時》第四集中,對蘇敏阿姨進行了深入的采訪,記錄了她離家出走,尋找自我的故事。
我們選取了社社的創作手記,希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聽聽蘇敏阿姨的故事。
| 紀錄片《生活閃亮時》
她的車很小,她的天很大?
她是蘇敏,因為在自駕路上獨自上場,她上了熱搜,也成了老年女性的偶像。她曾在400天里,在抖音收獲了將近百萬關注者——如今,她已經熟練地稱這些人為“粉絲”了。
在視頻賬號的自我介紹中,蘇敏這樣寫到:“年過五十,我決定離家出走。一人一車一帳篷,自駕全中國。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家。”
又一次被大眾看到和提及,是在抖音推出的紀錄片——《生活閃亮時》里。蘇敏說她56歲的時候,終于擁有了辣椒自由。
由于在決定獨自駕車上路的時候,蘇敏并沒有預先設定這趟旅程的終點在哪里,只是想要離開自己居住了三十多年的“家”。如今,她依然被視作是當代成功出走的“娜拉”,是許多同樣苦于家庭生活的女性們可以學習的精神偶像。同時,也有人質疑,她拋棄家庭的態度是否過于果決。
在四百多天里,蘇敏發布了多達 251 條短視頻,記錄自己的自駕生活,既包括了獨自自駕旅行時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問題,比如找不到露營地怎么辦?自駕游露營可能會遇到哪些安全問題?旅途中經歷了哪些突發事件?也包括她在離開家庭、從種種社會給予女性諸多身份標簽中解脫出來之后,對人生的真實思考。
“每一個人最終的歸宿都是自己。”她這么說。
駕駛她的車
一輛白色 Polo,五人座,體積不大,車頂安放著一個可折疊的帳篷,拉開后用梯子支撐平衡,大約2.4米長、1.4米寬。
剛開始時,因為操作不熟練,每次收拾帳篷就要一個多小時,現在蘇敏早已輕車熟路,只要幾十分鐘就能完成。
從2016年到2021年期間,中國房車銷售量翻了七八倍,然而這么多房車,沒有一輛是蘇敏的。她的車上沒有冰箱、沒有床、沒有洗手間。有時候中午開累了,她就在汽車后座上睡個午覺。?
當初買下這輛車的時候,是2015年年底,那時蘇敏49歲,剛考了駕照。女兒出了3萬元、蘇敏出了1萬多湊齊了首付,兩年分期買了下來,剩下的貸款就靠蘇敏當時在超市打工的收入、以及每月領取的退休金來償還。
選車時,蘇敏特意看中這輛小巧的車廂,心想自己的丈夫因為體型胖壯,可能會因為坐在車內感覺擁擠,而不會主動駕駛這輛車——如此一來,她就可以擁有這輛車的全部使用權了。
但買了車之后,盡管丈夫并沒有出錢,但卻像霸占家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理所當然又“侵占”了這輛車。
即使在蘇敏坐在主駕駛座上時,只要丈夫在旁邊,也會各種挑刺,批評她哪里做得不對。
ETC是丈夫裝的,如果是蘇敏開,從哪里扣了錢,丈夫就會發來信息問蘇敏要;如果是丈夫開著這輛車幫家里跑腿做事,回來時他就會不斷念叨諸如“我為你們娘家做事,油錢也貼進去了”之類的話語。這些事情不斷在蘇敏心里堆積,令她壓抑。
在那個時候,她總會想到自己買車時最初的愿望,是為了讓自己更自由。
蘇敏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自己從小就對汽車感興趣,她在初中時候每天都要步行2、3公里路去上學。那時候在馬路上看到車輛疾馳而過,車燈照亮山里陰暗的道路時,她也會在心里許愿,以后如果能有輛自己的車就好了,她要學開車。
2020年9月24日,蘇敏終于做出了這個勇敢的決定,她把自己的行李都裝進了這輛車里,獨自一人駕駛著這輛白色 Polo 離開了小區。
這并不是偶然的想法,而是在她心里沉淀了很久。
出發前一年,她在手機上偶然看到有人分享自駕游的視頻,博主分享的內容一下子吸引住了她的注意力。她意識到原來世界上還有人可以這樣生活。
從那之后,她開始關注自駕游的訊息,在網上了解自駕游需要準備哪些準備、如何在路上尋找露營地、怎么解決吃飯問題等。
有一次,她和女兒說,等外孫去幼兒園了,自己要出去自駕游。女兒聽到卻并沒有在意,以為母親只是說著玩的。自駕游?這么冒險的事情,自己已經年過半百的母親真的能獨自做到嗎?
蘇敏心里也許也有擔心,但最后推了她一把、讓她邁出最后一步的,也是因為疫情來襲,她清晰地感受到了生命短暫。
她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活一次。
當車開出小區的時候,過往三十年的家庭生活就如同后視鏡里的風景,在一步步倒退,而在她面前漸次浮現的是之前從沒看過的風景,以及一個全新的自己。
獨自駕駛汽車環游中國一年多,蘇敏開著這輛車去過成都、昆明、大理等二十多個國內城市。這輛白色 Polo 就如同她的家人一樣,一路陪伴著她,也帶領著她去到一個個未知的遠方。中間遇到了換輪胎等種種意外,但是蘇敏都能自己面對,積極解決。
“其實男人能干的,我們女人一樣能干,有的甚至男人不能干的我們女人也能干。”
蘇敏在人生50這一刻,獨自上路,夜以繼日,成為天邊一朵孤單的云,孤單又自由。自由多好,自由也有很多痛苦的。她選擇了一種新的痛苦。痛苦也喜樂。
而這次,這位“家人”給予她的,不再是束縛、捆綁與壓力,而是自由與追尋。
辣椒自由
每到一個地方,蘇敏都會去當地的農貿市場買菜,為自己準備食物。賣辣椒的攤位是她必去的地點之一。買上新鮮的紅辣椒、青辣椒、朝天椒放在車上,在她隨車裝的調味盒里,還有辣椒粉、剁辣椒和辣椒醬。
從小在西藏昌都的山溝里長大,吃辣是蘇敏身上的特性。但這個特點,在之前三十年的家庭生活中,并不被重視。
蘇敏的丈夫是河南人。兩個人最先是相親認識的,在結婚前只見過兩三次面。蘇敏記得當時她迫切想要結婚的原因,因為自己想要逃離原生家庭。
“我爸不愛我。我爸對我只有禁錮。我原生家庭確實也給了我很大壓力,我媽身體不好,我要照顧我弟弟,我有三個弟弟。”
辣椒跟她的生命的關系,就是她跟丈夫的權利對等。丈夫不愛吃辣,也不能吃辣。在家里,即使做飯做菜的都是蘇敏,但是她也只好盡量不放或者少放辣椒。生了孩子之后,丈夫以“女兒吃了不健康的你也干脆別吃了”在家庭餐桌上拒絕辣椒,后來女兒也有了孩子之后,丈夫又繼續說“孫子吃了不健康你也干脆別吃了”。
有時候實在想吃辣,這個念頭在腦里久久無法消散時,蘇敏就在廚房里用水煮辣椒之后涼拌給自己吃,滿足自己“嗜辣”的渴望。她在家里吃辣的最大自由,也只有水煮辣椒然后涼拌——這樣沒有辣椒的油煙,老公發現不了,也不會說她了。
蘇敏說丈夫并不是個壞人,甚至他在照顧自己家里老人時的表現是孝順的。但是他們倆人之間的婚姻關系就像是三十年來沒有辣椒的餐桌一樣,規則的制定方、那個掌握權力的人永遠都是丈夫,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對等的。
“金錢AA制,但是家務并不AA制,所有的家務肯定還是我去做,要為他做飯、洗衣、掃地,我就像他一個免費的保姆。”
離家出走的第一天,蘇敏獨自開了2個小時車之后,便找了一個停車場作為第一天休息的地點。她從后備箱里把自己購置的鍋碗瓢盆都取了出來,支起簡易桌子,用高山氣罐炒菜,用小電飯煲蒸米飯。
就這樣,她為自己做了出門后的第一頓飯——辣椒炒肉和炒青菜。在還沒有行萬里路之前,她用實際的行動先為自己重新恢復了“辣椒自由”。
辣味,以一種刺激、爽快的方式,讓蘇敏恢復了對自身需求的覺察。她意識到接下來她只需要考慮自己,自己喜歡做什么、自己喜歡吃什么、自己想要去哪里,而不用再忍受另一個人對她的干涉。
現在,她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心意,想在菜里放多少辣椒就放多少。
紀錄片
“我為什么要自駕游?”
坐在主駕駛座上,手握方向盤的蘇敏對著手機鏡頭傾訴:“在家里確實鬧心。以前在給孩子帶孩子,你就忍著也就過去了,現在孩子上學了……我和我老公怎么說呢……我感覺我們就不像一家人,我和他住在一起,就感覺很鬧心……我現在都有點抑郁了,我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所以我要走出去,所以我要自駕游,出去后海闊天空。”
一開始她將這條視頻發布到網絡上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會造成這么大的影響力。
原本已經入睡的蘇敏在那天晚上被女兒的電話喊醒,提醒她上網看信息。這一條視頻為蘇敏的賬號帶來了約莫20萬的粉絲關注。
后來,蘇敏便以“50歲阿姨自駕游”的名字定期更新自己在路上的狀態。
有人說蘇敏的一番話說出了大部分人婚后生活的情形,“女人結婚后為了孩子一直在忍”,自己也在經歷類似的困境,也有人說看到蘇敏的做法之后受到鼓勵,也終于決定在自己生活里做出改變。還有很多年輕人表達了對蘇敏這趟剛啟程的充滿未知的旅程的祝福。
蘇敏說,那些支持她的留言的確給她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甚至還有粉絲給予了實質的支持,有人特意在旅途中和她匯合,只是為了見蘇敏一面;也有人提前聯系,在自己居住的城市為她提供休息的地方——這些鼓勵都是之前蘇敏在家庭生活中,渴望卻從未擁有過的。
在準備自駕前,蘇敏曾經花過 199 元學習剪輯課程,那時候她會躲著丈夫在家里偷偷拍視頻,有拍自己做飯的過程,有拍自己腌辣椒醬的方法,也有和外孫相處的點滴等。有一次被丈夫看到了,就挖苦她說,她靠這些視頻掙到多少錢了。
現在,蘇敏在做飯時、在帳篷休息時、在停車看到美景時,都會習慣性地拍攝和記錄。她也的確通過短視頻打開另外一條謀生的道路。
蘇敏偶爾也會接到一些廣告邀請,她會拍攝一些商業視頻。原先計劃過找MCN機構合作,最終還是由女兒、女婿為她代理商業事務。蘇敏還參加了若干場線下分享,也出了一本口述自己經歷的書籍,書名就叫作《年過五十,我決定“離家出走”》。
在紀錄片《生活閃亮時》中,蘇敏對著鏡頭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她在拍攝前提出要給自己涂一點口紅,不為悅人,只是讓自己的狀態看起來更好。
短片播出之后,“結婚30年后才擁有辣椒自由”很快上了熱搜,被很多媒體轉載報道。她也成了一個新的文化符號,既有嬉皮士精神,也有“末路狂花”的綺麗反叛。
有時候在旅途中看到中老年夫妻結伴開著房車環游中國,蘇敏也會羨慕對方恩愛的關系。但是想到自己的丈夫卻依然感到憤怒,想起以往種種不愉快的經歷,“我出來就想著忘掉他”。
有人擔心地問蘇敏,她在視頻里這樣說自己的丈夫,對方會不會生氣?
蘇敏說:“我又沒說假話。”
而正是這份誠實帶來了巨大的力量,誠實地面對自己、誠實地意識到自己曾經遭受過的壓抑和暴力,才會讓人在這個世界得到真正的共鳴。
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過去不曾擁有過的機遇,似乎都在蘇敏的面前徐徐展開。
瀘沽湖
2021年11月初,《生活閃亮時》節目組跟著蘇敏從四川西昌出發,開過整個涼山地區,一直前往瀘沽湖。
蘇敏想去瀘沽湖,那個傳說中美麗、寧靜的地方。在那里也有中國最后的母系社會。
云南山路崎嶇,開車不易。有一天夜里,為了能夠盡早抵達,蘇敏一連開了300公里山路,卻在凌晨一點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得不趕往170里以外的鹽源縣做核酸,這是當地最近的核酸檢測地點。
面對突然打亂計劃的意外,蘇敏表現得冷靜又淡定。這樣的事情對她已經司空見慣,她并無抱怨,正如她對她日常遇到的大部分境遇:“說了有什么用?沒有用。”
經歷了一番崎嶇之后,蘇敏終于抵達滬沽湖邊。
湖水湛藍,在陽光的映照下,反射著粼粼的波光,如一顆顆耀眼的寶石。微風拂過,岸邊水草微微搖動,遠方的青山綿延、溫和。雖然有些涼意,但是風景如此平靜。
在瀘沽湖的美景中,這個從56歲開始決定為自己而活的女人,坐在湖邊給自己泡了一杯咖啡,哭了一會。她說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哭。
出走之后,世界并不是只有陽光。過去的生活有時候依然會在必將到來的黑夜襲來,蘇敏在面對視頻攝影組的提問時,依然會說她覺得自己“很失敗”,丈夫對自己不好,夫妻關系不夠幸福;而另一方面,在娘家那邊,自己也付出了許多,同樣沒有得到很好的回報。
“你想對過去的自己說什么?”
“我應該說蘇敏太差勁了,你老是拿各種借口去屈服于過去的那種生活。”
現在回想剛開始駕駛自己的車,踏上這趟沒有設定終點的旅途時,她覺得與其說逃離,實際上到后面更多是追求。
她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真的很失敗的人?想要看看自己如果離開社會加諸于女性身上的身份標簽之外,究竟還能不能生存?她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一無是處?
而現在,她的答案比之前更為清晰了——因為只要帶著信念,黎明的曙光終究會照亮黑夜,在天光大亮的時候,人們可以繼續出發、上路,去尋找自己。
蘇敏說:“其實對我們那一代人很多人來說,做妻子、做母親、做了外婆、做了奶奶,其實你一直活在你所扮演的角色里,但是往往大家都沒想到,你的世界又去哪了,你又去哪了……我應該說,蘇敏其實你很棒,你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你不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你的未來和現在都可以過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幸福。”
現在,她每天只是想著自己要去哪里,怎么樣才能走完自己想要走的路。
“我環游全中國,我釋放我的心情,我改變我的思想,這都是我現在要做的。”
她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能夠去點亮那些和她有相似經歷的人的生活,讓她們從困境中得到掙脫的力量,告訴她們可以勇敢地去追尋屬于自己的快樂,多少歲都不算晚。
蘇敏說:“我到死了,我都不會后悔,因為我沒有做錯事。”
尾聲
當年蘇敏為女兒起名“曉陽”,就是希望女兒的生活就像是日出一樣燦爛。
在瀘沽湖的旅途將要結束時,蘇敏收到了女兒的信:“作為女兒,我沒有理由不支持你的決定……未來你都可以走自己想要走的路。”
社 社
作家,紀錄片導演、制片人。
《生活閃亮時》(1?3季)承制方制片人。
《漫畫一生》制片人。
本文首發于 人間theLivings
圖片來自《生活閃亮時》官方???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