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畫中女性與花共妍,穿行于古典或現代、江南或西南、鄉野或都市、園林或弄堂……近日亮相程十發美術館的“海上名家研究系列·與花共妍——馬小娟繪畫藝術展”,令很多人感到賞心悅目,如沐春風。
展覽的主角——上海中國畫院畫師馬小娟,鐘情于用畫筆為女性造像,畫面彰顯出其獨特的藝術特色——以工寫相融的筆墨、大膽適度的變形,形成印象式寫實。此次展覽匯聚這位畫家總計百余件女性人物畫,涵蓋主題創作,現代都市、少數民族、古典文學等多個題材力作,其中近年新作不在少數。
馬小娟《嫣然》
這是馬小娟時隔八年再辦個展,為此她創作了不少新作。其中八條屏組畫《翩翩》《嫣然》《凝望》以及十條屏組畫《花語》尤為亮眼,呈現出一種難得的自由與暢快,筆墨格外松弛,色彩也格外明麗。她坦言想放開手腳,大膽地畫一些有別于以往的東西。
其中,《翩翩》是其創作于2023年的主題畫《朱鹮之舞》的延申,每一條屏都聚焦不一樣的肢體舒展,以灰色背景襯托出舞裙的潔白,不在乎動作的準確性,尋找的是一種感覺。
《嫣然》是不同都市女子與各式花束的組合,各美其美,儼然古代名畫《簪花仕女圖》的當代版。
《凝望》中的女子,三三兩兩,各有各的憧憬。
《花語》依稀可見弗里達、唐宮仕女等世界文化史上著名“麗人”們的倩影,各自的神情又生動得好似當代表情包。
馬小娟《翩翩》
美術史論家、上海市美術家協會顧問朱國榮指出:“馬小娟這批新作筆墨放逸靈動,無拘無束,觸及了西方表現主義與東方寫意傳統的內核,觸及了中國傳統繪畫與當代藝術精神的本質。有人說馬小娟的繪畫是新古典主義的,而如今她已經從唯美中走出,轉向激情釋放的情感表現。”
馬小娟《陽光正好》
在馬小娟筆下,有著形形色色的“麗人”。
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她常常帶著欣賞的眼光看那些來來往往的漂亮女孩,通過都市女性題材這個支點,表現一座城市。此次展出的《陽光正好》《女生》等都是這樣的作品。
猶如天邊彩云的少數民族女性,亦讓她著迷。她以《高原紅》《陽光喀什》等畫作描繪藏族、苗族、維吾爾族、傈僳族等女性透出的人文風情,意寫她們生動的神情和姿態,也包括漂亮的服飾和穿戴。
她甚至畫了不少文學名著中的女子,比如《紅樓夢》中的數十位女子。她的整部《紅樓夢》冊頁以刻畫人物為主,采取平視的正面角度展開,與傳統連環畫多視角的表現不盡相同,顯得很現代、很獨特,尤其善于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心的觀察來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動。
馬小娟《紅樓夢金陵十二釵之元春題匾》
馬小娟不僅在作品中表現生活、故事,也順乎自然地表現了自己的性格,以及對人和世界的看法,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將女性“照見”。從《正午的夢》醒來,《輕風吹過》,《陽光正好》,于《花間》讀《紅樓夢》,在《好時光》里《翩翩》起舞。1994年至今,她創作上的每個變化絕非乘興而來的隨意之舉,而是面對時代變化的細膩感悟,這種慢敘事的表現主義情境中充滿了“流動性”,也賦予其作品獨屬她的當代性。
此次展覽由上海中國畫院、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將持續至6月22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