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爭議來臨,是勇敢面對,還是選擇解釋逃避?單依純選擇了前者。
《歌手2025》開播以后,在首戰之際,單依純以一首《珠玉》勇奪桂冠,并掀起一股翻唱潮。同時網絡上也出現很多“模仿王菲”的言論。
與其讓你們撲朔迷離地臆斷,不如咱就光明正大的比較。
于是在第二期揭榜賽,單依純像是給那些網絡噴子一個交代,特意選擇了王菲的歌《天空》來唱。
播出后,這首歌又無可爭議地奪得了第一名,更是讓大家把她與王菲的比較推上了高潮。
那么,到底王菲唱得好,還是單依純的演繹更動力?她真的是在模仿王菲嗎?這首歌又憑什么登上冠軍寶座,我來嘗試著一一分析。
一、
當前奏響起,瞬間就把我們拉到了云端,陽光閃亮,白云悠悠,如墜仙境。
單依純的歌聲一出口,就好像在面對著廣闊天空呢喃細語。這不是在向天空詢問,而是在自問自答。
單依純以她吐氣如蘭的聲線,又極具厚度的腔體,唱出了一種超脫世俗之外,又飽滿深情的寂寞之情。
編曲上極具空間感,又賦予一種穿越時空的空靈、渺遠,而單依純的演繹,更像是與靜謐、空曠的寰宇對話。
這與王菲的演繹絕然不同,王菲的聲音偏向空寂之中的細語,空蒙地懸浮于半空。
單依純的主歌部分,更偏向畫面感,情感敘事;而王菲的演繹,更貼向形而上的意念想像力,一種天賦的直覺。
二、
為了突出戲劇效果,單依純的版本,前兩段亦采用遞進式,最后一段升KEY,與前面形成強烈反差,似乎撥云見日、陽光遍散的光輝噴薄而出。
恍惚間,有一種神性光芒從天而降。從“我的天空”、到“你的天空”,直到“我們天空”思念化作連接、寂寞找到共情,從虛空到豐盈,在這種對比之下、連接之中,情感如云層奔涌。
這是常石磊打造的神圣時刻,特別是“我的天空”三次情感的鋪陳推動,如階梯般,將人一步步拉上云端。
而王菲的《天空》,編曲的簡潔襯托聲音的空靈,氣聲之外的留白,給足人們想象空間。結構上沒有大的層次跨越,以完美吻合一個人靜靜聆聽時的自我抒情。
王菲的《天空》,是一首婉約的抒情朦朧詩,更是一幅水墨留白的禪意畫,是克制的、無限回味的。而單依純的《天空》是色彩飽滿、沉浸式的一部VR電影,引動著人的情緒、滿足著人的感官,是與舞臺相契的。
三、
一首歌曲,到底采取哪種方式演繹,才是最恰切的?
我認為沒有一定之規,只要吻合詞曲意境,達到形神的統一,都會是好作品。就像一部短劇,相同劇情,不同演員的詮釋會天差地別。
這首天空,王菲的版本給我印象最深,最打動我的,是她營造的那種疏離和淡漠的氛圍感,某些字句這么多年以來一直縈繞于腦海,比如“深深”“層層”等詞,那含蓄而深沉的思念之情,讓人回味無窮。
而單依純的《天空》,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畫面感,副歌時的轉調部分,有如光芒萬丈的神性光輝照耀大地,將一首“穩微情愫”轉變成“宏大敘事”,帶給人強烈的心靈沖擊。
這與兩個版本的編曲有直接關系。
王菲版本,編曲簡潔、突出人聲,更傾向心靈獨語的沉浸感。而單依純版本的編曲,由常石磊操刀,通過編曲,營造出了天空的畫面感,更適合舞臺表現。
能夠將大家耳熟能詳的老歌演繹出全新版本,并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可,并不容易。單依純的詞條熱搜“如聽仙樂耳暫明”說明了一切。
王菲與單依純,處于不同時代的兩位優秀歌手,籍由《天空》這首歌,展開了一次難能可貴的交鋒與碰撞。
王菲的《天空》,是隨身聽里的、捧著一本書時的、TV里的,抑或唱片里的,而單依純的《天空》,是全民捧手機刷視頻、沉浸式氛圍感的、視聽時代的。
當代人的情感也越來越從含蓄變得外放、直接。那么單依純的《天空》迎著時代走來了。她讓這首老歌重新綻放,更展現出了她正處最好階段的強大能量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