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確診漸凍癥之前,蔡磊的信條是“生命的唯一主題就是全速前進”。
他曾對競爭對手說:“只要我開始做的事,你們都干不過我。因為我不要命。”
在生病之前,蔡磊的人生就像是開了幾倍速,早上8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然后再回家工作到凌晨,沒有周末,這都是常態(tài),甚至有一次幾天幾夜沒合眼,帶著團隊花45天的時間完成了競爭對手10個月干的活兒。
蔡磊的妻子段睿也是類似的畫風,在經(jīng)常一天輾轉(zhuǎn)一個城市的工作強度下,還能利用三年的業(yè)余時間考完了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并成為一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有時候覺得,蔡磊生病,或許是上天的一個提醒,告訴他應該停下來了。又或許是冥冥之中有某種安排,或許他早就意識到自己的時間不多,前半生才要飛速奔跑。
我常常會懊悔自己在年輕的時候不夠努力,為什么沒能在一個行業(yè)死磕點成就出來,為什么不能再咬咬牙,去讀想要的學位。但現(xiàn)在回看命運,反而要感謝自己松松散散的性格,正因如此,我能確保自己終生都會熱愛學習,保有向前沖的力量。
02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觀點,是說《道德經(jīng)》里沒有“努力”的概念,“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狂風暴雨是不能持久的,反而是綿綿細雨能夠長久。
“早衰癥”這種怪病,就是細胞組織發(fā)育太快,瘋狂分裂,然后人體很早就呈現(xiàn)老態(tài),器官衰竭了。這很像是人過度努力往前沖,看似很猛,實際上消耗得很快。
順應自然,困了就睡,餓了就吃,日子反而長久。
人生不是沖刺,而是漫長的行走,走著走著,一邊走一邊看風景,慢慢就什么都明白了。
03
我們從小就被植入了“努力”的概念。總是有一個強烈的信念:想要把事情做好,就是要付出更多的時間。
結(jié)果“努力”了半天,覺得8小時不夠,要工作10個小時,就像是驢子拉磨多拉了兩個個小時,把自己搞得更累,卻始終跳不出固有思維的圈子。
在小學的時候,就有事情提醒我,成功與努力可能沒有關聯(lián)性,但我沒有get到。
有一年,我?guī)缀跛械臅r間都在用來準備數(shù)學競賽和英語競賽,結(jié)果競賽成績都不是特別理想,反而是一點準備沒有的語文競賽得了全市一等獎。
這并不是因為我在語文方面有天賦,而是因為我的閱讀量足夠,小時候一本語文課本,一個小時就看完了,但是學校要花一個學期的時間去人為制造困難,挖掘各種莫名其妙的難點,有這個時間多少本名著都讀完了,我的語文成績突出,就是因為我從來不聽課,從來不“努力”,而是一直在感受閱讀的快樂。
在教育之下,我們覺得做事很難,不相信居然可以有輕松的方法。
很多經(jīng)典文學作品都是一氣呵成,很多傳唱多年的經(jīng)典歌曲也是作者幾分鐘寫出來的,因為思考的過程少,沒有干擾,全憑感覺,是無法復制的靈感乍現(xiàn)。
04
小孩子不用努力學習怎么玩耍。只有不喜歡,才會用“努力”這樣的詞來進行自我馴化。
人只需要做自己,順著能量出口,順著舒服的磁場去流通,真的不需要拼命做什么“努力”,當努力成為一種執(zhí)念,你就成了天地間“最不隨緣”的一種能量。
很多人搞自媒體,很辛苦,很自律,雖然看起來做得不錯,但堅持一段時間,抑郁了,累了,玩不下去了。
我自己也經(jīng)常有這樣的經(jīng)驗,正常寫一篇文章,花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讀書搜集資料,然后冥思苦想結(jié)構(gòu)觀點,最后再花四五個小時寫出來,效果往往不如我突然對某件事特別有話想說,花十幾分鐘寫出來的文章效果好。
正確的路子可能是這樣的:我以豐沛的能量輕松喜悅地5分鐘弄出來一個作品,可能就能給我?guī)頍o窮的收益,好過我“努力”做出來的任何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