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mars_black
滄海桑田,世事變幻。
前幾天說到國內存款降息——已經降到1字頭了。
有小伙伴驚嘆:
天哪!按這個速度,0利率不久就可以看到了! 馬上就要和日本一樣了。
haha,大部分人還停留在日本“失去的30年”印象中。
但,日本現在變化挺明顯。
比如,應屆大學生的就業率創新高了。
比如,利息開始回溫。
我最近看日本摳摳哥的碎碎念,還有個巨大的變化是:
作為一個日本人,他居然不吃米飯了。
我寫過的47歲,工作于通縮年代。不生娃、不買房、一味拼命的攢錢。
整個人都喪喪的。
最近因為大米漲價太多了,摳摳哥已連吃了一個月的面條。
摳摳哥發狠說:
若要我去超市買米,我寧愿餓死!
這么夸張嗎?
我一查,還真是...才一年時間,米價翻倍了。
而且還在飛漲ing
我看了一個外國小哥逛日本超市的視頻,他列舉了各種商品的價格。
我看了感覺還好,以人民幣計價的話,大部分并不貴。
但大米是真貴啊。
5公斤要3600元,也就是180塊人民幣。
這是小哥3月發布的視頻。
然后剛才我看雅虎日本新聞,最新的大米價格已經是4285日元了。
才兩個月,漲了快20%...
所以咯。
現在日本政府最大的任務,應該就是趕緊控制住米價吧?
要不然普通人要暴走了。
日本首相甚至喊出了口號:
“拿職位作擔保,一定要把米價打下來”。
新聞說,不止是大米,其它東西也紛紛漲價了。
食品、紙巾、牙膏、水電燃氣費...各種東西都在漲。
摳摳哥原本立志:拼命賺它1個億日元,然后離職FIRE。
但他又不肯辭職了。
最近他休完了病假,又回去上班了...
打工人,打工魂。
我覺得他背叛了FIRE精神,一輩子舍不得FIRE了
二
不過。
咱也不用替日本人發愁。
人家物價是漲了,但人家各種發錢吖~
政府會發各種購物券、大米券,還有各種現金補貼。
像電費、燃氣費、汽油都有補貼。
如果是低收入家庭——還能每年領一筆 “ 物価高騰支援給付金”
也就是高物價補貼。
一戶給3萬日元(約1500RMB),有孩子的話,每個娃再多給2萬日元(約1000RMB)。
錢不多,也是安慰吧~~
讓人高興高興。
發錢對象不限日本人,外國人也能領的。
我看小紅書上,很多日本留學生都曬了這筆錢了~~
有意思的是——
日本政府4月時還考慮過,全民發錢,以應對高物價。
不再限制低收入人群了。
每人發3-5萬日元,甚至還考慮過10萬。
理由是:“要緩解物價高漲、及特朗普關稅帶來的經濟影響,支援國民生活”
可,真是大手筆啊。
但竟然!大部分人是反對的...
啊哈?
很多人說,與其拿稅金胡亂撒錢,不如你,少收點稅
于是,計劃流產了。
三
總之。
這幾年日本風云變遷。
一切似乎是原樣,一切似乎又不同了。
通脹了、加息了、物價飛漲了....市場利率漲起來了。
圖: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下降30年后,上漲好幾年了。
股市也長牛了,賺錢效應出來了!
年輕人找工作也容易了!
年輕人們起薪高,自信滿滿,敢跟前輩頂嘴、硬碰硬了。
年輕人的自信昂揚,深深刺痛了摳摳哥。
這讓摳摳哥極度失落。
他發表了很多酸酸言論...
這個社會怎么了?
自己年輕時保住工作拼死拼活;
怎么老了老了,還要繼續點頭哈腰。
“Z世代的員工只要坐在工位擺張臭臉,周圍的同事就手忙腳亂幫善后”
“我們泡沫經濟一代的人永遠是奴隸命”
不是他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一個人,在泡沫破滅的年代進入職場,漫長職場生涯,已經習慣了收入停滯。
不結婚,不生娃。
終于攢夠了退休金,卻發現迎來了物價高漲年代。
年輕的同輩,又碾壓著自己的雄心。
虐不虐?
回望過往三十年,通縮是完全的壞事么?又或者摳摳哥完全沒沾到幾分紅利么。
也不一定。
摳摳哥說——他很懷念通縮時代。
反正他工資無論如何不會漲,那還是通縮更快樂。
就有人給他留言:我也非常喜歡通縮。
三十年前在高息年代買的年金和壽險,在通縮的幾十年里,確實很劃算呢。
我自己也盤過日本過往二三十年理財。
當年的日本人,如何成為幸運兒呢?
大體幾個粗略特征吧:
大城市房產更有保值性。
比如東京的房價復蘇更早、更抗跌。許多小城房價永久性塌陷。
紅利收息類的股票,跑贏了大盤平均水平。
高息年代的儲蓄保單,也頗有價值。
在海外做做適宜的理財,規避國內的平庸回報...等等吧。
當然。
歷史不一定代表未來~
PS.
日本經濟崩盤后的最初20年里, 怎么都擺脫不了衰退。
利率一路降降降降降。
怎么刺激都沒用,日本人就是堅決躺平了。
成為了經濟史奇觀。
為啥呢?
我前幾天看書,翻到了個有趣的問答。
芒格在 2000年的時候,回答股東們的提問,提到這個奇觀——
芒格說:
日本人是受傷太重了,有嚴重心理創傷了。
“就像一只貓坐在爐子上,把屁股燙了,它再也不敢往爐子上坐了,不管熱的、涼的,都不敢坐了”
哈哈,心有戚戚。
。。。
讀者朋友們, 不知道接下來這句能否安慰到大伙兒。
芒格說——
“中國人 和日本人不一樣”
芒格援引了當年香港的經濟復蘇,說—— 香港當年一救市,經濟馬上恢復了。
“中國人賭性更重,投機心理更強”
經濟現象的不同,是因為中國人和日本人不一樣啊。
這本書叫《芒格之道》,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找出來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