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農技站喇叭響得勤。
天氣預報說東北多地明晚氣溫跌破5℃。
正是玉米拔節的節骨眼,嫩苗最怕夜里凍。
村里老張蹲地頭抽煙:“前年倒春寒折了三成苗。”老輩人傳下的熏煙法該用上了。
砍些潮濕樹枝堆地頭,后半夜點火生煙。可現在都說要環保,這法子還能行不?咱得聽科學的,土辦法得改良。
農技員小王背個噴霧器來了:“噴點磷酸二氫鉀。
”他說葉面肥能增強苗子抗凍性。
去年隔壁村老李沒聽勸,霜凍后苗黃了一片。
“白天升溫快,早晚溫差大才最要命。
”我個人覺得,老辦法護苗根,新技術保葉片,兩頭都得顧。鄉政府發了防凍物資清單,地膜、秸稈、防寒布都列在上頭。
有人犯難:“家里就兩口人,哪顧得過來?”村支書在大群里喊:“互幫小組明早挨家分片干!
”聽說鄰縣有合作社用無人機噴防凍液,效率高不少。
咱這兒暫時沒那條件,先把手頭的活做扎實。“春寒損苗,秋澇毀根”,老祖宗的話沒錯。
可現在天氣越來越琢磨不透,單靠老經驗不行了。得盯著天氣預報,更得主動問農技員。
老張今晚把熏煙的柴垛碼得整整齊齊。
他老伴在廚房熬姜湯,說要給幫忙的鄉親驅寒。夜里十點,地頭陸續升起淡淡煙霧。
月光下看那些玉米苗,嫩葉子還支棱著。
早上起來一量,地里溫度比外頭高兩度。苗子沒打蔫,老張臉上笑開了花。可南邊的鄉親別放松,下周臺風路徑又變了。
咱種地的,就得眼觀六路,手底下勤快點。現在該做的,趕緊檢查地里排水渠通不通。
缺啥物資抓緊去鎮上備,別等下雨抓瞎。拿不準的技術問題,打縣里農技熱線96312。農時不等人,咱多上心一分,收成就能穩一分。
都說“人勤地不懶”,可也要會跟著天氣變招。這天氣啊,永遠給咱出難題,可咱也總有法子接招。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趕緊動起來,別讓苗子受委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