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傳》是一部古裝傳奇劇,講述了大雍欽天監之子稚奴,在滅門之災中幸存,十年后化名“藏海”,重回京城復仇的故事。
在平津候的舉薦下,藏海當上了欽天監的監正。
從侯府幕僚,一步成為當朝五品官,藏海回到了從小長大的欽天監,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一直以來,欽天監和工部都把持在平津侯的手里,兩個部門經常需要合作,經手大量銀錢。
把藏海放在這個位置上,意味著藏海進入了侯府核心利益圈,是莊蘆隱對藏海的信任。
同時,莊蘆隱還交給了藏海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找到癸璽。
藏海也終于知道了當年父親從冬夏帶回,犧牲全家性命,也不愿意交出的東西是什么。
癸璽可以召喚陰兵,是平津侯戎馬生涯中唯一一次慘敗,此物若是落入野心之輩手里,必定天下大亂。
其次,癸璽還藏著長生不死的秘密,這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莊蘆隱不僅是一個野心家,更擔心被皇帝狡兔死走狗烹。所以他對癸璽很執著,蒯鐸死了十年,他還是念念不忘。
和莊蘆隱一樣,關注著癸璽的還有三個人,香暗荼,曹靜賢,永容王爺。
香暗荼是冬夏國的郡主,如果能夠得到癸璽,她就有復國的希望。
只是她之前從未見過癸璽,只是知道這個東西的存在,這也是她冒險追問永容王爺的原因。
她無法離開京城,如果癸璽就在京城,那么她或許有機會。
曹靜賢的情況是最特殊的。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他參與了十年前的對蒯鐸一家的謀害,并且拿走了一條銅魚。
但他和莊蘆隱的關系很古怪,自從十年前的事情之后,兩人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幾乎沒有往來。
而曹靜賢在看到藏海偽造的紙條,誤以為莊蘆隱還在尋找癸璽之后,更是神色大變,語氣難掩不滿。
兩人不像朋友,更缺乏互相的信任,那么當年又是如何合作到一起的呢?
另外,曹靜賢追求的是什么?是更高的權力?還是對長生的渴望?
想要弄明白這些,就要先看清楚一個人,那就是永容王爺。
藏海一度懷疑永容王爺就是第三個仇人,并且接近試探。
直到師父六初姑娘及時出現,不但替藏海解了圍,還明確告訴藏海,永容不是第三個仇人。
十年前滅門的當晚,永容王爺正在晚宴上,畫舫順著廣濟河一路北上,直到天亮才靠岸,離藏海家很遠。
永容王爺精通風水堪輿之術,喜歡收集各種古玩珍寶。他之所以關注癸璽,是因和他的父皇的死有關。
藏海白忙活了一場,但其實并不是一無所獲,因為永容王爺給了他一個非常重要的線索。
為了見到永容王爺,藏海投其所好,集齊了三枚古錢幣作為禮物。
永容很開心,于是教導了藏海一番官場上做事情的門道。
所有人都知道,藏海是平津侯的人,所以他來登門送禮,求永容王爺指點一二,是不懂規矩的做法。
永容王爺是不能收下的,他雖然不怕平津候,卻也沒必要交惡,故意去打平津侯的臉。
他告訴藏海,如何送禮比送什么重要,藏海正確的做法,是送給他的親信沈用。
再由沈用轉送給他,而藏海有什么想法和困難,都可以向好朋友沈用求助。
至于永容王爺和藏海,那是沒有任何交情的。
這其實就是代理人,沈用就是永榮王爺的手套,有事情可以找沈用,但沈用不是王爺。
永容王爺其實一直都很關注藏海,他單獨和藏海見面,說的話做的事情不會是無的放矢。
他真正想要告訴藏海的官場門道,并不是如何送禮,而是平津侯和曹靜賢,實際上都是手套。
包括那個神秘的第三人,其實也是手套而已,正因為他們都是手套,所以一人得到一條銅魚。
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確保當有人找到了癸璽,必須要通知其它兩個人,才能進行下一步。
而能把這個層次的人作為手套,顯然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當朝皇帝。
永容王爺實際上就是面具人,同時也是第三個人“仇人”,更是蒯鐸的朋友。
當初,蒯鐸寫信請永容幫忙,安排全家離開京城,永容做不到,只能救下年幼的藏海,因為他還是第三個人。
而永容的目的也很簡單,癸璽讓父皇死得突然,也讓他失去了皇位。
找到癸璽他就機會查清當年的真相,然后名正言順拿回屬于自己的皇位。
這也是他和蒯鐸成為朋友的原因,就像莊之行問藏海,人和人之間只有利益,沒有真正的朋友嗎?
其實兩者都是,沒有純粹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利益,永容王爺把蒯鐸當朋友,但他也有自己的目的。
將藏海救下來,已經是他能做得極限了。藏海想要真正復仇,就是找到癸璽,輔佐永容王爺造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