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終于開始接近永榮王爺了。
在時全的介紹下,藏海知道了永榮王爺愛好收集古幣。
于是,藏海弄到了一套古幣去拜訪王爺了。
王爺雖然覺得藏海作為平津侯的家臣,來給自己送禮不合適,但他還是帶著平津侯一起參加宴會了。
看到永榮王爺帶著藏海參加宴會,才懂時全根本不是曹公公的人。
01 時全不是曹公公的人
藏海之所以能夠和永榮王爺搭上線,主要是因為時全。
藏海在褚懷明的遺物里面找到了兩枚古幣,時全就順勢告訴了褚懷明找這古幣是用來送給永榮王爺的。
藏海正好想要找借口去接近王爺,調查王爺是不是面具人口中的第三人。
于是,帶著褚懷明留下的古幣,藏海就去拜訪了王爺。
但面對藏海的送禮和示好,永榮王爺并沒有給藏海好臉色,甚至還用鳥嘲諷藏海。
根據時全所說的,褚懷明找古幣是為了送給永榮王爺。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褚懷明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找到第三枚古幣。
因為對于褚懷明這種苦心鉆營的人來說,他肯定不會甘心只做平津侯的一個家臣,肯定不會放過任何往上爬的機會的。
那枚古幣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找,褚懷明只要舍得花錢,肯定是能夠買到的。
褚懷明雖然業務能力一般,但是他對送禮的門道應該還是比較清楚的,應該也知道永榮王和平津侯不對付,自己作為平津侯的人肯定不會受永榮王的待見。
所以,時全所說的,褚懷明收集古幣是用來討好永榮王爺的,根本就不是真的,多半是時全故意說給藏海聽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藏海借著古幣去接近永榮王爺。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時全的身份肯定就沒有看到的那么簡單了。時全的身份,應該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是全是曹靜賢曹公公的人。
當時陸燼被害后,在馬車上的時候,曹公公就跟陸煙說讓他把她大哥叫回來。
很明顯當時曹公公讓陸煙叫他大哥回來是為了對付平津侯和藏海的,但后續從褚懷明被流放到藏海上任欽天監,好像都沒有人出來給藏海使絆子。
也就是說,陸煙大哥回來了,但一直沒有公開露面,那也就是說他的身份很有可能是保密的。
既然身份是保密的,那他偽造身份藏在欽天監監視藏海的舉動也是完全說得通的。
再有一點,陸燼被害后,曹公公也想明白了一件事情。
平津侯是武將,如果以武力跟他硬碰硬肯定是沒有什么好處的,很有可能最后結果就跟陸燼一樣了。
尤其是曹公公還中了藏海的離間計,知道平津侯一直在找鬼璽。
在這個基礎上,曹公公不會再貿然對平津侯或者在藏海出手,肯定會選擇找個人暗中盯著藏海,等到藏海幫平津侯找到鬼璽了之后,再直接把鬼璽搶過來。
而這個時全,就是曹公公找來盯著藏海的人。因為藏海懂堪輿之術,平津侯肯定把找鬼璽這件事情交給藏海在辦。
如果是全是曹公公的人,那他通過兩枚古幣來獲取藏海的信任也是能說得通的。
藏海剛來欽天監,肯定是需要培養自己人的,如果時全能夠得到藏海的信任,那他自然就會被藏海當成是自己人了。
如果時全真的是曹公公的人,而曹公公的目的又是鬼璽,那時全這么做的目的就有兩個:
一個是讓藏海接近永榮王爺探查鬼璽下落,畢竟從宴會上的談話來看,王爺應該是對鬼璽很了解;
另外一個目的,是借著永榮王爺來對付藏海和平津侯。
因為陸燼的死,曹公公和平津侯已經是翻臉了,他肯定是想要除掉平津侯和藏海的。
但曹公公又不能明著對平津侯和藏海下手,那他就只能借助他人之手達成目的了。
曹公公肯定是知道永榮王爺的脾氣秉性,知道藏海一旦拿著古幣去討好永榮王爺,不僅不會討好到王爺,還會惹惱王爺。
雖然目的很明確,動機也能說得通。但其實從曹公公的視角來看,時全是曹公公的人這種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
因為曹公公并不知道藏海的真實身份,也不知道藏海接近平津侯是另有目的的,所以在曹公公看來,藏海和平津侯就是一體的,是非常忠于平津侯的。
既然藏海對平津侯十分忠心,那藏海作為平津侯家臣的身份,就不可能做出帶著古幣背著平津侯去討好永榮王爺的這種事情。
再者說了,如果曹公公真的希望借著藏海找到鬼璽的話,那他就更應該保護不讓藏海出事。
永榮王爺不是一個好糊弄和相處的人,曹公公引導藏海去接近永榮王爺,藏海稍不留神可能就小命不保了。
02 永榮王爺試探藏海
排除了時全是曹公公的人這一種可能性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時全是永榮王爺的人。
有個細節。
藏海先是從時全那里知道了永榮王爺喜好收集古幣,然后緊接著永榮王爺去內閣支持內閣按照藏海給的名單查下去的舉動。
在外界看來,因為藏海能夠成為欽天監監正,完全是因為平津侯的扶持。
所以在外人眼里,藏海就是平津侯的家臣,是和褚懷明一樣和平津侯是一伙的。
所以,時全在第一次見到藏海的時候,態度才那么冷漠,說藏海來欽天監就是為了斂財的。
但后來藏海在欽天監的一舉一動,讓時全意識到藏海跟平津侯莊蘆隱完全不一樣,不是一類人。
時全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永榮王爺之后,永榮王爺肯定也是好奇藏海到欽天監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然后就決定要親自試探一下藏海。
于是,時全就讓藏海看到了褚懷明遺物里面的古幣,并且知道永榮王爺喜好收集古幣這個消息。
借著古幣,藏海成功見到了永榮王爺,還順利地參加了永榮王爺的宴會。
在宴會上,永榮王爺經過兩次試探,成功摸清了藏海進入欽天監的目的。
永榮王爺的第一次試探,是借著說欽天監監正風水之事,提到了說讓藏海要不要換個位置。
按照正常邏輯,藏海如果真的是一個一心只想往上爬的人,王爺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藏海肯定是感激涕零,然后趁機可以挪到一個更好的位置上去。
但藏海并沒有這么做,他拒絕了這個提議,還說自己對欽天監心有所屬。
藏海的這個回答,就差是把自己留在欽天監是有意圖的寫在臉上了。
在確認了藏海留在欽天監是別有用心之后,永榮又開始了對藏海的第二次試探。
永榮王爺借著欽天監風水不好,又順勢說到了當年作為欽天監監正蒯鐸被滅門了的事情。
提到蒯鐸,藏海再也坐不住了,借著討教為借口,順勢跟王爺打聽起蒯鐸的事情。
本來王爺未必能夠確定藏海和蒯鐸的關系,但藏海一句“既然蒯家所有人都被燒得面目全非了,那又怎么能確定蒯大人從冬夏回來了呢”徹底暴露了自己。
站在王爺的角度,藏海如果和蒯鐸沒有任何關系,那他肯定不會問出蒯鐸到底有沒有從冬夏回來這個問題,因為會惹禍上身的。
畢竟,這個案子都已經結了,大家都默認蒯鐸已經死了。藏海的這個問題不是在質疑蒯鐸有沒有死,而是在質疑蒯鐸一家被殺的真相。
一旦讓當年那伙人發現還有人在調查蒯鐸被滅門的真相,必然會盯上藏海的。
所以,在藏海問完這句話之后,王爺并沒有回答藏海的問題,而是直接把話題給轉移了,并且還假裝詢問是誰起的頭。
這個時候就有人站起來說了一句話:“王爺,您不聊蒯鐸,哪個敢說啊。”
這句話的信息量太大了,也就是說,之前在永榮王爺面前,沒有人敢主動提起蒯鐸一家被滅門這件事情。
既然當初都坐實了蒯鐸一家是被盜匪禍害的,那應該也沒有什么不能聊的。而永榮王爺之所以從不讓人在他面前提起蒯鐸,多半還有其他原因。
再結合六初師父說當年是王爺第一個發現藏海家起火的細節,也就是說王爺一直很關注藏海家。
而且王爺自己也很信風水,蒯鐸又是有真本事的人,很有可能王爺和蒯鐸是故交。
王爺對于當年蒯鐸家的事情很傷心也很內疚,所以一直不讓其他人在自己面前說起蒯鐸家的事情。
03 趙秉文身份有問題
內閣收到藏海的那份名單時,趙秉文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藏海繼續查下去的。
趙秉文的原話是:
“藏海只是五品,若是按照這名單查下去,得罪許多朝中大員,這欽天監該如何立足。”
趙秉文嘴上說是為了藏海和欽天監好,但話里話外的意思,是不支持藏海繼續查下去的。
而如果不是永榮王爺去了,并且表態讓藏海繼續查下去,趙秉文肯定會繼續反對藏海查下去的。
再結合永榮王爺在宴會上說的,當年蒯家的事情被偽裝成了盜匪所為,后來盜匪也被抓了,本來王爺還想繼續追查下去的。
當時是趙秉文站了出來,說要嚴懲兇手,最后兇手全部被處理了,蒯家被滅門的所有線索也就全部都中斷了。
永榮王爺在內閣討論要不要按照藏海的名單繼續查下去的時候,出現的那么及時,像極了害怕自己來晚了,又出現當年蒯家被滅門那樣的事情。
單從這兩件事情上來看,趙秉文確實很可疑。
就像藏海說的那樣,趙秉文湊情對當年的盜匪從重處理、不留活口的行為,更像是有點殺人滅口的意思。
不過趙秉文雖然可疑,但他身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按照面具人說的,當年蒯鐸家被滅門的時候,趙秉文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員外郎。
按照他這個身份和地位,平津侯和曹公公當年不可能對他言聽計從,甚至主動去見他。
平津侯更不可能對他言聽計從,冒著暴露自己的風險充當他的打手沖在前面滅門蒯鐸一家。
能夠和平津侯和曹公公結盟的人,必然身份和地位都和他們差不多,甚至比他們還要高。
如果趙秉文不是第三個仇人的話,那他當年主張滅口盜匪,現在又不讓藏海繼續查,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為了保護藏海。
因為當年只有把蒯鐸的事情坐實了是盜匪所為,才能保住被救走的藏海。否則,如果繼續調查下去,很有可能就會發現蒯鐸兒子被救走了。
至于現在不主張讓藏海繼續往下查那些官員,也是為了保護藏海。
這里面的水太深了,牽涉的官員也太多了,這些人肯定都是有背景的人。
如果藏海一旦繼續查下去肯定會遭到報復,到時候說不定連小命都丟了。
04 寫在最后
目前已經可以確定的是,永榮王爺肯定不是藏海要找的第三個人。
但是永榮王爺又那么確定蒯鐸已經死了,那說明永榮王爺要么是那個救走藏海的面具人,要么是蒯鐸說的接應他的人。
因為蒯鐸修的封禪臺塌了,所以就算沒有鬼璽的事情,他回來肯定也是會被問罪的。
蒯鐸如果想要逃脫被問罪,就必須要找一個能夠護得住自己的人,而永榮王爺的身份是符合的。
如果永榮王爺和趙秉文都不是第三個仇人,那他們應該會成為藏海往上走的最佳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