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張婧儀領銜主演的古裝權謀劇《藏海傳》中,全網都在猜測藏海的救命恩人“面具人”是誰?
我也寫過一篇分析文章,大膽猜測是皇帝心腹、朝中權貴,并結合藏海三個師父的身份進行推斷,認為統領督衛司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公公曹靜賢最有可能是“面具人”。
沒想到,劇情狠狠打了我一巴掌,曹公公不僅不是藏海的救命恩人,反而是藏海的三個仇人之一,幕后還隱藏著身份尊貴的第三個仇人。
藏海憑借精準的堪輿術,巧妙地抓住了欽天監監正褚懷明根據天象推斷中州下雨的失誤,一舉拔掉了褚懷明,平津侯莊蘆隱舉薦藏海為欽天監監正一職。
藏海不過是一介白衣,僅僅是平津侯府的長史。盡管他身懷堪輿風水術,又有平津侯莊蘆隱的極力舉薦,但能夠出任正五品的監正這一如此重要的職位,若沒有內閣高官的首肯,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藏海能夠順利獲得這一職位,足以說明“面具人”必定在內閣成員之中,他就是具有人事任免權的戶部尚書趙秉文。
為何我說“面具人”是次輔、戶部尚書趙秉文呢?原因有四。
01
首先,面具人作為藏海復仇計劃的核心推手,其身份必須滿足兩個至關重要的條件:權傾朝野的政治資源和足以影響朝局的人脈關系,具備與平津侯莊蘆隱、曹公公曹靜賢同等尊崇的地位。
朝堂“三足鼎立”的權力格局之下,平津侯莊蘆隱代表武將,曹公公曹靜賢代表宦官,而文官集團的趙秉文,作為內閣次輔,具備與莊蘆隱、曹靜賢平起平坐的資格,填補了這一權力空缺,從而形成朝堂上三方制衡的微妙局面,也體現了“衡”字所蘊含的深意。
趙秉文作為內閣次輔,掌控戶部,長期深耕朝堂,完全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救下藏海,調動星斗、高明、六初等奇人異士為他所用,并為藏海偽造身份、掩蓋行蹤。
02
其次,藏海的母親趙上弦、“八公子”趙桐兒與趙秉文,皆為趙姓,必然存在關聯。
“八公子”趙桐兒,自小就能自由進出皇宮,肯定是權貴之家的孩子,而父親趙秉文的身份,解釋了她能夠自由出入皇宮的特權。
藏海入京后,“八公子”趙桐兒就在枕樓通過皮影戲的方式,向藏海傳遞了朝堂對太后和先皇合葬的爭議,使得藏海當即掌握第一手信息資料。
趙桐兒曾跟香暗荼提及過,有關冬夏女孩與雍國書生的故事。
據此推測,藏海的母親趙弦兒極有可能是書生趙秉文與冬夏女孩所生的女兒,因為身世特殊,為保護趙弦兒,所以才刻意隱藏他們之間的父女關系。
趙秉文也是從冬夏女孩口中得知冬夏女王擁有的秘寶——“癸璽”,能借“瘖兵”,能得長生。
趙秉文經歷過大雍兵敗冬夏“瘖兵”、先帝因此逝世的慘痛教訓,對“癸璽”心有余悸,甚是忌憚。
藏海的父親蒯鐸,在丹翠山地下迷宮發現“癸璽”,第一時間寫信告知趙秉文,為趙秉文出手救藏海有了合理且令人信服的解釋。
至于為何趙桐兒與身為質子的香暗荼會自小相熟,感情深厚如同姐妹,這或許也是趙秉文的精心安排,目的同樣是在找“癸璽”,與培養藏海的性質一致。
03
再者,藏海從皇陵地宮中脫險出來,借勢宣稱楊真和先帝的八字吻合,應當由楊真給先帝陪葬。
文武百官議論紛紛,趙秉文不緊不慢地說了一句:“侯爺,不要誤了大喪之事。”
就是這句話,讓莊蘆隱下定決心,選擇犧牲楊真,以保全自己不被牽連。
而且,當年“面具人”帶著年幼的稚奴去清泉鎮時,泛舟江上,“面具人”念誦了王安石的“蜉蝣蔽朝夕,蟪蛄疑春秋,渺渺上古歷,回環今幾周”,這與文人的人設符合。
04
最后,蒯家滅門一案被楊真等人偽造,定性為盜匪劫殺,按說有幾個盜匪罪不至死。
趙秉文卻堅決要求嚴辦,并全都予以處死,雖有滅口嫌疑,更多的是憤恨和無能為力。
而且,“面具人”駝背彎腰,手指細白,聲音低沉暗啞,與飾演趙秉文的演員田小潔的外形和聲線高度吻合,無疑為面具人的真實身份增添了更多的佐證。
還有個可能,趙秉文實際上是皇帝的人,而皇帝無子嗣,為了得到傳說中能“長生”的“癸璽”,特意安排了趙秉文去培養藏海,以藏海從父親蒯鐸傳承的堪輿風水術,或許能夠幫助尋找“癸璽”。
結束語
目前來看,藏海的救命恩人“面具人”,最大可能就是戶部尚書趙秉文。
但趙秉文到底是出于幫助藏海復仇,還是為了“癸璽”,或者只是皇帝的旨意,有待后續劇情展開。
歡迎轉發、收藏、點贊、留言!
您的肯定就是最好的支持!
若您有不同觀點,我們一起討論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