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王繼發)今年以來,靈臺縣緊扣全市打造西北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先行區目標定位,以皇甫謐文化為靈魂,以針灸醫養為牽引,以康養旅游為載體,持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推進中醫中藥及文旅康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朝那鎮三里村艾草種植基地,一株株新移栽的艾草生長旺盛,充滿生機。艾草宜種、宜管、產量高,全草入藥,一次種植多年受益。今年,靈臺縣在朝那、中臺等地新植艾草1000余畝。通過持續擴大種植規模,不僅帶動當地群眾通過勞務增收,還成為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走進新建成的皇甫謐中醫針灸傳承創新示范中心,一股濃郁的艾草味迎面而來,工作人員正在為患者施針、艾灸,同時耐心地講解中醫知識。來自獨店鎮崖窯村的王育賢因腿部頑疾前來治療,傳統中醫療法讓他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療效。
“我這腿疼了有十年了,今天到這里來,醫生給我進行了艾灸和針灸治療,效果很好。”王育賢滿意地說。
近年來,隨著群眾對中醫康養療法的認可,拔火罐、推拿、針灸等中醫特色療法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這些療法通過疏通人體的經絡,刺激穴位,讓人體的氣血流通更加順暢,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癥狀。
在靈臺縣溪河韻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艾產品生產加工車間,艾條等艾產品生產如火如荼。從小作坊發展成為生產體系完整的現代化企業,這家公司的蛻變正是靈臺縣中醫康養產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寫照。
“我們艾產品加工基地現有生產線10條,自動化生產設備19臺,于去年8月全面建成投入生產。”公司運營部部長楊瑞介紹說,“目前已輻射帶動全縣種植艾草5000畝以上,帶動就業100余人。開發生產艾絨、艾條、艾柱發熱貼、艾絨被等40余種皇甫謐系列康養產品,可實現年產值1500萬元以上。”
項目建設是產業發展的“強引擎”。2025年,靈臺縣計劃實施中醫康養產業鏈項目36個,總投資18億元。同時,靈臺縣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中醫藥文化交流,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全力擦亮“皇甫謐針灸”文化品牌,推動中醫康養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踴躍投稿:mrgstx@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