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下定決心,俄羅斯做出重大讓步,中俄哈實現“三贏”,1250萬噸石油,已經向中國敞開了大門!
俄羅斯總統普京
這幾天,俄羅斯方向傳出一個好消息——普京下定決心,要應中方要求,擴大從哈薩克斯坦出口石油的技術方案清單,將對中國西部煉油廠的石油供應,從原有的1000萬噸上限,增加到1250萬噸,供應期也延長至2034年。
在這件事上,有兩個細節值得關注。
第一,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在推進“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落地的同時,在石油貿易領域,中俄也合作愉快。
第二,也是更值得關注的,就是俄羅斯罕見地對外開放技術出口,回應了中國對如何平衡擴大俄油進口和能源來源多元化的擔憂。
之前,中俄談“西伯利亞二號”合作的時候,中方擔憂的一個重點,其實就是當大量物美價廉的俄羅斯油氣資源涌入中國之后,原有的能源格局是不是會打破。
中俄能源合作
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在油氣資源的供應問題上,中國的頭號需求,除了“量大管飽”之外,當屬“穩定安全”。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多年來,中國和俄羅斯、中亞國家、中東國家都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在原油進口上,我國和全球約50個國家和地區都維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俄羅斯、沙特、馬來和伊拉克占比最高,位列前四。
而中國的天然氣進口,34%來自澳大利亞,24%來自卡塔爾,還有一部分來自俄羅斯。一句話總結,搞能源進口來源多元化,中國是認真的。
誠然,中俄戰略互信的程度相當高,在大國之間尤為難得。但俗話說得好,親兄弟還得明算賬。
俄羅斯確實有向中國擴大能源出口的緊迫需求,但如今國際形勢瞬息萬變,中俄關系再如何好,我們也不能真的徹底把能源進口押寶在一個國家身上。
中俄關系
而俄羅斯這次下定決心,計劃經由哈薩克斯坦向中國擴大原油出口,算是對中方做出重大讓步。
這件事說白點,就是俄羅斯不再和之前一樣,對其他跟中國有能源往來的中亞國家嚴控石油出口技術,要把俄油分散到多個管道輸入中國。
這樣做,相當于預先為中國鋪設好了一張“能源安全網”。在中俄關系好的時候,俄油可以經過哈薩克斯坦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中國得到了物美價廉的能源、哈薩克斯坦得到了技術,俄羅斯賺到了錢,三方共贏;
而未來,萬一國際形勢發生變化,手握技術的哈薩克斯坦,也有機會繼續自己經營管道,不用和以前一樣,被俄方“卡脖子”。
這件事能辦成,中國自然喜聞樂見。而且,大膽預測,中俄在哈薩克斯坦這輪擴大出口的嘗試,很有可能只是個開始。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俄總統普京
在中國周邊、尤其是中亞,同時跟中俄關系密切的國家有不少,如果這次“試水”成功,那么這些國家也很有可能從中受益。
總而言之,普京這次的決定,成功地幫中國實現了“既要便宜油氣,又要保障能源來源多元化”的目標,充分體現了俄羅斯敞開大門的合作誠意。
未來,中俄合作,還有可能傳出更多好消息,我們將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