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江都攝影師段青元,在淥洋湖濕地發現并記錄到一只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彩鹮。據悉,彩鹮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鳥類,也是珍稀鳥類朱鹮的近親,國內野生個體現存數量比大熊貓更為稀少,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段青元是江都的資深“拍鳥人”,在當地有“江都鳥叔”之稱,有著多年的鳥類拍攝經驗。淥洋湖濕地是他常年“拍鳥”的打卡地。
當天,稻田里一只羽色較深的鳥兒引起了他的注意,“感覺以前沒見過這鳥。”隨后幾經尋找,他在一個藕塘發現了彩鹮的身影。“等我拿出相機時,彩鹮已經開始起飛,我只抓拍到了兩張照片。”
在段青元的鏡頭中,這只彩鹮是繁殖羽,已經換上了“婚紗”,頭頂羽毛“沖冠”,眼瞼和眼周呈白色。至此,揚州“鳥家族”成員已增加到322個。
為什么彩鹮會出現在淥洋湖旁的稻田或藕塘?段青元說,從資料來看,彩鹮喜歡濕地,它們喜歡在濕地覓食水生昆蟲,而這片稻田眼下正在灌水,很多昆蟲都會從泥土中鉆出來,這可以讓彩鹮大快朵頤。藕田同樣也是水生昆蟲比較多的地方。他第一次見到彩鹮的時候,它正是在稻田里埋頭“干飯”。
“其實,從遠處看,彩鹮是顏色較深的鳥兒。”段青元說,但通過長焦鏡頭,能清晰地看到彩鹮確實是很“出彩”的鳥兒,它的喙(嘴)很長且略彎,羽毛顏色非常豐富,有栗色、藍色、紫色等多種顏色,而且有金屬光感,可以概括為“五彩斑斕的黑”的神奇色彩。
2021年最新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彩鹮的保護級別由原來的國家二級提升為國家一級。
通訊員 蘇小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