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銷售數據顯示,2025年4月比亞迪在國內市場實現智能駕駛車型單月交付213,325輛,該項數據較上月環比增長12%,智能駕駛功能配置率已達71%,累計搭載該技術的車輛突破48萬臺。值得關注的是,其智能駕駛車型銷量已超過國內三家頭部新勢力企業同期銷量的總和。
在技術應用層面,該企業自2025年2月實施的"天神之眼"分級技術體系已覆蓋旗下全部產品線。具體技術配置包括:旗艦車型搭載的三激光雷達系統、主流車型配備的單激光雷達方案,以及針對經濟型市場開發的三目攝像頭基礎方案。不同于行業常規的"高低配"策略,比亞迪實現了全系標配智能駕駛基礎功能。
支撐技術快速落地的三大要素:
數據積累:依托日均超3,000萬公里的實際道路數據采集量,建立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智能駕駛數據庫;
研發體系:包含5,000名專業工程師的智能駕駛團隊,完成從感知算法到域控制器等23項核心技術自主研發;
制造能力:通過垂直整合供應鏈體系,將智能駕駛系統成本壓縮至行業平均水平的67%。
在安全性能方面,其系統響應速度提升至0.1秒級,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在第三方機構測試中取得96.5%的有效規避率,較2024年同期提升9.2個百分點。針對中國復雜路況特別優化的ICC智能領航系統,在匝道匯入、施工路段等場景的通過率提升至89%。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比亞迪智駕全維度領先的市場表現,印證了"技術普惠"策略的商業可行性。其全系標配策略推動行業智能駕駛平均滲透率從2024年的41%提升至當前53%,帶動產業鏈上游17家核心供應商實現30%以上的成本降幅。
隨著日均數據采集量持續增長,該企業的智能駕駛系統已實現每周2次的算法迭代頻率。據知情人士透露,其正在與5家國內車企就技術授權展開磋商,未來可能推動行業技術共享平臺的建立。
當前智能駕駛賽道已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如何在技術迭代、成本控制與安全標準之間取得平衡,比亞迪的市場實踐為行業提供了重要參考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