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飽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武力吞并”威脅的格陵蘭島,又多了一件煩心事——想要發展經濟的他們,卻遲遲等不來西方所謂盟友的投資。
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27日報道,格陵蘭島商業與礦產資源部長娜雅·納塔尼森(Naaja Nathanielsen)接受采訪時,敦促美歐礦業公司加快對格陵蘭的投資,否則格陵蘭島將不得不尋求中國等其他國家提供幫助。
“我們希望發展商業領域并實現經濟多元化,但這需要外部投資。”納塔尼森說。
當被問及轉向中國的可能性時,她回應道:“我們確實希望與歐美伙伴合作。但如果他們不出現,我認為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她同時表示,目前中國似乎對投資格陵蘭礦業的興趣并不高,目前僅有兩家中國公司參與礦業項目,且都只是非控股股東,項目也未啟動。她推測中國投資者可能出于避免引發爭議的考慮而保持謹慎。
納塔尼森說,目前格陵蘭島與美國的一項礦產開發諒解備忘錄即將到期,這份備忘錄是在特朗普上個任期內簽署的,格陵蘭曾試圖在拜登政府任內續簽,但沒有成功。
格陵蘭島商業與礦產資源部長娜雅·納塔尼森 《金融時報》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特朗普多次拋出“吞并”格陵蘭島的言論,且拒絕排除武力奪取該島的可能性。為達目的,特朗普的一些顧問曾非正式地提出過通過簽署《自由聯系協定》,將格陵蘭島納入美國勢力范圍的想法。
納塔尼森說:“我們曾希望特朗普政府更愿意就礦產開發與格陵蘭對話,可對方的回應出乎我們意料,我們根本不想成為美國的屬地。”
她直言,特朗普想要吞并格陵蘭的威脅言論“既無禮又令人反感”。報道稱,此言反映出格陵蘭人對特朗普言論日益增長的不滿。
格陵蘭島礦產資源豐富,金、銅等礦產資源儲量較大,但大多開采難度大,且位于地緣戰略關鍵的北極地區。
目前格陵蘭僅有兩個生產黃金和斜長巖的運營礦場,另有兩個獲頒許可證的礦區尚未投產。
納塔尼森表示,當地的“首要任務是為格陵蘭及其民眾帶來發展”,格陵蘭更傾向與“盟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合作。
但她也提醒說,在西方聯盟結構變動的背景下,格陵蘭“正努力找準自己的定位”。
她說,歐盟是格陵蘭的“理想伙伴”,因為歐盟本身缺乏所需礦產資源,并且在環保標準方面與格陵蘭保持一致。
“我們正試圖弄清楚這個新的世界秩序究竟是什么樣的。在這種背景下,尋求中國投資固然會面臨問題,但在某種程度上,美國的投資同樣值得商榷。”
“我們必須自問:美國投資的目的何在?”納塔尼森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