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現區人大代表扎根河西、服務群眾的履職擔當,弘揚“人民代表為人民”的精神,增強群眾對人大工作的了解與支持,近日,“河之西”公眾號陸續推出“初心如磐·履職為民——區人大代表風采錄”系列報道,以鮮活案例和生動故事傳遞代表風采,凝聚社會正能量。
楊國平帶隊推進項目征拆(右三)
楊 國 平
楊國平代表以政策為刃破征拆難題,用腳步丈量民生溫度,在項目攻堅前線詮釋新時代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榮光!
廣元市利州區第九屆人大代表、河西街道黨工委委員、人大工委主任楊國平,自2021年當選以來,始終奮戰在重點項目攻堅一線,在推動廣元國際鐵路港、廣元(中歐)國際木材物流園、天曌山旅游道路等重大項目建設中,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在經濟建設主戰場的實干擔當。
一、精研政策法規,筑牢拆遷工作基礎。楊國平苦練內功強素質,力爭成為專家型政策明白人,系統鉆研《廣元市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管理辦法》等15個政策文件,通過組織政策宣講壩壩會等形式,三年累計開展政策解讀活動100余場次,現場解答群眾疑問70余個,成功化解阻工糾紛多起,有效推進轄區市區重點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攻堅項目建設,刷新河西征拆紀錄。在繁重的拆遷任務下,他多次帶領團隊刷新“河西速度”。其中,2023年度累計完成征拆任務200余項,簽訂各類協議600余份,征收土地2000余畝,拆遷房屋5.6萬平方米,遷墳700余座,兌付資金超4億元。特別在廣元國際鐵路港二期建設中,提前完成供地任務,獲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2024年完成征拆任務100余項,兌付資金達3億元,高效完成組貨中心墳墓搬遷和109廠至天曌山道路工程驗收,尤其在東風坪棚戶區改造中創新推行“黨建+代表聯系+拆遷”模式,創造單日簽約43戶、13天完成80余戶簽約的拆遷新速度。
三、堅守民生底線,創新利益協調機制。建立“紀工委+代表”聯合監督機制,通過召開征拆廉政工作會議、組建聯合調查組等方式,有效處置漏項核查等群眾關切問題。針對白山村群眾反映的“同城不同價”補償標準問題,積極向相關部門協調爭取,成功將農房拆遷人員安置補償標準由18萬元每人提升至25萬元每人。在“三聯三助”活動推動下,楊國平代表累計協調解決臨時占道影響村民出行、施工粉塵影響企業生產、欠薪糾紛、高壓改線跨房屋補償等各類問題近50件,促成廣元鐵路綜合物流基地(2023年10月投運)、天曌山旅游道路(2024年5月通車)等重大項目如期建成,相關成果在全國物流大會得到展示,在經濟主戰場“一線”,切實以實干實效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他們是扎根街巷的“傾聽者”,從西北河新建河堤的呼聲,到校園門口的交通安全隱患,一次次走訪記錄,讓民聲化為提案;他們是民生實事的“行動派”,為獨居老人安裝居家養老配套設施,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用腳步丈量責任;他們是群眾身邊的“代言人”,在市區重點項目一線奔走,在鄉村振興中執筆書寫擔當,以實干詮釋“人民代表為人民”的誓言……
區人大代表,不是光環,而是擔當;不是頭銜,而是使命。他們用點滴努力織就幸福圖景,以躬身篤行書寫履職答卷。關注【河之西】公眾號,走進這些平凡卻閃耀的身影,感受新時代人大代表的熱血與情懷!
(向斯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