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打定主意要在全球范圍內“圍攻”中企,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還未有定數,中企嵐橋集團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就又被盯上。
在此之前,澳大利亞的阿爾巴尼斯政府就對該港口打起了歪心思,公開表態稱要收回該港口,此番打前哨,已經讓中國警覺,接下來就看此番博弈會以何種方式進行吧?
據環球網消息,5月27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表示據澳媒報道:美國私募基金公司稱,擬競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達爾文港,而該港口目前由中企嵐橋集團所有。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有關中國企業是通過市場方式獲得達爾文港的租約,其合法權益應收到充分保護”。
這番回應簡短,卻十分有力,這份合法權益不僅僅是中方應該保護,澳大利亞作為責任主體,更應該切實作出相應表態與行為,來保護中企的合法利益。
可惜,澳大利亞政府未必是明事理的,因為早在美方露出獠牙之前,阿爾巴尼斯為大選選情奠定基礎,就公開表示將想辦法收回該港口的所有權。
2015年嵐橋集團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成功取得達爾文港口的完全運營權,并通過自身運營與資源整合,對該港口實現了扭虧為盈,還帶動當地就業與經濟發展。
現在澳大利亞想撿現成的本就理虧,結果自己還沒把肥肉拿到嘴邊,就被美國人惦記上了。
先不理美澳會不會狗咬狗一嘴毛,現在的問題是中企合法利益又面臨西方國家的無理打壓,這顯然是違反中美、中澳之間共同發展,彼此尊重的公平原則。
如果說拜登政府在意的是全球霸權,通過臺海、南海等地緣政治矛盾來制衡中方崛起,那么特朗普政府針對中方的具體方式就是避免近距離沖突,轉而在全球海權方面,去打壓中方的發展利益。
這兩套打擊方式都不好應付,對比起來,顯然后者會讓我們更加吃力。
因為特朗普仗著的是霸權實力,政治行不通,還能依靠軍事力量,而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只能保證近海無憂。
不過,在反制美國濫用長臂管轄時,我們也并非束手無策,比如通過《反外國制裁法》來對配合美國霸權的國家進行有效反制。
當中國企業不斷向海外發展,投資與運營業務投射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與地區時,美國霸權也會接踵而至的進行制裁,這種“圍追堵截”的模式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中國要準備好屬于自己的“組合拳”,一拳是法律戰、一拳是政治戰,一拳是經貿戰,只有全方位的打出中國力度,才能讓世界看到中國決心。
其實對于前景也不必悲觀,所有人都是趨利避害的,資本更是如此。只要有一個逾越紅線的國家,就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所以澳大利亞是不是好了傷疤忘了疼,要繼續配合美方的無恥行徑,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