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正處于微妙節點之際,德國新任總理默茨來“加碼”。
當地時間26日,默茨表示,如果與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沖突升級,歐盟可能會對美國科技企業采取報復措施。
默茨表示,歐盟需要保護自身利益,他指出美國在對歐盟的服務貿易中存在順差。“目前,我們堅決保護美國科技企業,包括在稅收方面。”默茨在柏林表示,“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但我不想加劇沖突。我希望共同解決。”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突然威脅將從6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產品征收50%的關稅,但在25日與歐盟委員會(下稱“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通話后,他表示將征稅期限推遲到7月9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關稅方面,美歐之間斡旋的空間已經不大。
他解釋道,參考此前英美之間迅速達成的貿易協議,即便是同英國,美國也沒有放棄10%的關稅,所以在關稅之外,雙方應當還在大規模采購美國產品等等問題上斡旋,形式可能多樣化,如使用投資的方式實現等,總結一下,談判拉扯的內容就是“關稅、購買和投資”三者均不可缺席。
特朗普關稅嚴重威脅德國汽車業
默茨表示,他完全支持馮德萊恩的做法,并重申立場:德國不會簽署任何附加協議,而將貿易事務交由歐盟處理。他表示,如有必要,歐盟將采取行動。
“我們不應該盲目而倉促地作出反應。”默茨說,“我們認為關稅會損害我們的利益。但如果我們別無選擇,就需要使用這一工具。”
“在歐洲看來,關稅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默茨說道,“對特朗普來說,關稅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經濟,是一種零和博弈:‘歐洲經濟惡化,對我們反而有利’。”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最新報告稱:“盡管我們目前尚不確定特朗普總統提出的對歐盟成員國額外征收50%關稅的建議是否會得到實施,但根據這些提議,對美國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較高的歐盟經濟體——德國和愛爾蘭——將遭受最嚴重的沖擊。”
當前,美國的關稅正在影響歐盟高達670億歐元的汽車工業出口,其中大部分來自德國。寶馬、大眾和梅賽德斯必須在暫停發貨或承擔關稅成本之間作出選擇。作為歐盟主要的汽車出口國,德國占歐盟汽車出口量的近65%,因此德國汽車制造商受到特朗普關稅打擊尤為嚴重。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米勒(Hildegard Müller)稱關稅是一種 “保護主義”,“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并影響就業。
德國方面數據顯示,德國出口到美國的汽車中,約有四分之一是德國企業運往其美國子公司的汽車。與此同時,德國公司也在美國或靠近美國市場的地方生產汽車,例如墨西哥。其中一些企業已經采取了應對特朗普關稅的措施,包括宣布暫時停止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生產的歐洲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公司,該公司還宣布在美國臨時裁員。
大眾集團表示,他們正在內部評估關稅的潛在影響。實際上,不少分析認為,該公司面臨的選擇都擺在了桌面上:要么削減利潤率并提高價格,要么提高在美國的產量,或者可以完全暫停向美國發貨,就像捷豹路虎對其在英國生產的汽車所做的那樣。
大眾汽車已在美國擁有6個生產基地,在特朗普加征關稅的消息傳出之前,大眾就將北美視為 “最具增長潛力”市場,在美國市場的投資已超過140億美元,全球7%的員工在美國工作。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現代中國學院客座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中德經貿研究中心主任史世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德國車企非常重視美國市場,多年來奧迪等高端汽車都是對美出口的,并沒有在美國本土制造,汽車是德國對美第一大貿易,如此龐大的市場德國肯定不想放棄。
不過,“考慮到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對歐洲的態度,目前默茨政府也強調對美戰略自主。”史世偉補充道。
美歐加速談判?
可以看到,在特朗普拋出“加征50%關稅”的要價后,歐盟已經表態同意加快與美談判。
“現在談判有了新動力。”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皮尼奧表示,此前馮德萊恩與特朗普通了電話,“雙方同意加快貿易談判進程,并保持密切聯系。”
在該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在25日表示,“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通話,我同意推遲期限。”
不過,迄今為止,美歐貿易談判一直面臨諸多問題,尚無明確途徑找到一個能夠讓雙方都滿意的中間立場。歐洲方面抱怨稱,美國對于想要什么,甚至連誰代表美國總統都不清楚。美國則表示,歐盟通過訴訟和監管不公平地針對美國企業。
在初步交換文件后,美國上周拒絕了歐委會提交的一項提案。據報道,歐盟提議美歐雙方共同取消工業品關稅,擴大部分美國農產品的市場準入,并共同開發人工智能數據中心。
據彭博經濟研究計算,特朗普威脅征收50%關稅將對價值3210億美元的美歐商品貿易造成沖擊,導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近0.6%,物價上漲逾0.3%。
盡管歐盟表示首要任務是與美國通過談判找到解決方案,但它也一直在準備在必要時采取報復行動。同時,歐盟已經將在世貿組織(WTO)就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展開磋商請求。
歐盟也已批準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以回應特朗普可能迅速實施的鋼鋁關稅。這些關稅針對的是特朗普選民所在的核心州,涉及的產品包括大豆、農產品、家禽和摩托車等。此外歐盟還在準備一份對價值95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關稅的額外清單。這些措施是對特朗普政府所謂“對等關稅”和汽車關稅的回應,目前的版本中包括波音公司飛機、美國制造的汽車和波本威士忌在內的工業產品。
趙永升分析,目前歐美之間需要這份協議的緊迫度并沒有超過英美之間,因此在他個人看來,雙方將英美之間的協議當作模版,雙方互相心里有底,雖然有著特朗普的極限施壓,雙方談判肯定會“拉鋸”到7月初。
不過他也補充道,談判也要注意實效,拖太久也恐怕會影響到美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