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11時,接群眾“報警”,慈利縣江埡庫區2艘客船碰撞,多名乘客落水遇險,情況十分緊急。
慈利縣水上交通應急指揮中心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多部門救援力量火速集結。水下機器人率先入水,憑借高分辨率攝像頭和聲吶系統,在深水區域中快速掃描定位落水者位置,實時回傳畫面,為救援行動提供精準信息支持。水面上,智能救生圈飛速駛向落水者,其搭載的 GPS 定位、自動導航系統,精準鎖定目標,工作人員通過喊話器指導落水人員配合救援、安撫落水者情緒。
抵達落水者身邊后,智能救生圈展開防護裝置,將其牢牢固定,迅速帶回安全區域。救援人員將3名受傷較重的落水者送上配備有自動平衡系統智能救生擔架,在水面平穩快速運行,并實時監測生命體征,將落水者的心率、呼吸、血壓等數據自動傳給醫護人員,為后續治療救治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是慈利縣水運事務中心在省、市水運事務中心的領導下,聯合省屬救助船隊運維服務項目部在江埡水庫開展水上交通應急演練的一幕。
本次演練自5月20日開始,持續一周時間。演練聚焦“科技賦能、高效救援”主題,旨在通過模擬真實險情,優化救援流程,確保在突發事故中能夠快速、精準、高效地實施救援。
演練綜合運用了最新科技裝備,其中VVT-V600-4T水下機器人,搭載有水下聲學設備及水下攝影設備,適應大流速穩定作業,可自動避讓水下障礙物偵測救撈主體,最大下潛深度300米。3DSS-iDX-450 全空間3D點云掃描聲吶,可同時獲得深度100米以內,從水面到水底全范圍的實時三維點云掃描圖像和數據,全空間無障礙旋轉可實測3D圖像并準確獲得目標體的長寬高數據。
通過模擬現實場景,成功完成了在極端情況的緊急搶險和搜救落水人員搜救任務,切實提升了水上救援體系的快速響應與協同作戰能力,充分展現了智能化水上救援體系的強大效能。
慈利縣水運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演練總結會議上表示,生命至上,水上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隨著全縣水上交通快速發展,水上活動日益頻繁,對水上應急救援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演練充分驗證了智能化裝備的實用價值,未來要進一步全面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逐步推廣使用高科技救援設備,讓現代科技與應急救援深度融合,通過水上交通“智慧保障”,為涉水群眾托起生命之舟。
(來源:慈利新聞網 作者:朱會云 周海濤 周正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