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慈不帶兵,義不理財”,這話聽著刺耳,細想卻藏著扎心的道理。
村里張老漢賣了一輩子豆腐,臨老和兒子嘆氣:
“我這輩子吃虧就吃虧在心太軟,抹不開臉談價,見不得人受苦。”
而縣城首富王老板,年輕時蹬三輪送貨,如今開豪車住別墅。
鄉親們卻搖頭:“他呀,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一、對別人狠:生意場上的“斷舍離”
山西票號鼎盛時期,大掌柜收學徒先看三點:
能不能熬夜、會不會算賬、敢不敢翻臉。
老輩商人有句行話:“三分利吃飽飯,七分利餓死人。”
浙江某服裝廠老板老周,早年合作十幾年的兄弟想多分兩成利潤,他直接掀了桌子:
“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
后來那兄弟另立門戶倒閉了,老周說:“不是我狠,是市場更狠。”
企業辭退跟了十年的老員工,因為“機器比人便宜”;
親戚借錢打欠條,利息一分不少;
合作伙伴犯錯,當場撕合同不手軟......
不在該狠的時候狠一點,現實就會教會你真殘酷。
二、對自己更狠:成功者的“苦行僧”生活
凌晨四點的深圳,包子鋪王嬸起早和面時,寫字樓里李總已經開完跨國會議。
他桌上擺著胃藥,手機備忘錄寫著:“連續11年沒休過年假。”
現實社會里能成功的都是狠人:
某集團董事長為了保持清醒頭腦,20年不吃晚飯;
直播帶貨“一姐”為練話術,曾連續72小時不睡覺;
六旬建筑商為趕工期,打封閉針上工地......
那些比你厲害,過的比你好的人,背后付出的努力比你多百倍。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現在的“苦”早不是種地搬磚,而是自律。
就像任正非說的:“我若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英勇沖鋒?”
三、善惡難辨:錢和良心是天平兩端?
有人問:“這么狠,還算人嗎?”看看歷史就明白:
范蠡助越王滅吳后散盡家財,呂不韋投資異人卻賠上性命。
錢和道義,從來難兩全。
某地首富私下說:“我資助了300個學生,但逼走過100個供應商。”
《資本論》里寫透:“資本來到世間,每個毛孔都滴著血。”
畢竟不對自己狠,其他人怎么愿意相信你,你連競爭的入場券都拿不到;
不對規則狠,轉眼就被淘汰出局;
不對惰性狠,金山銀山也會敗光......
四、普通人怎么辦?學不學這份“狠”?
村里王老師教了一輩子書,退休金不如學生一個月賺得多。
他說:“我知道自己成不了狼,就當只護家的狗吧。”
其實老祖宗早就給出答案了。
想安穩過日,記住“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想闖蕩,先摸摸心口:“能不能十年不見妻兒老小?”
折中之道是“七分認真謀生,三分糊涂做人”。
說句掏心窩的話:
這世道就像老農民種地,你講良心,雜草就搶了莊稼的養分;
你拼命打藥,土地又傷了元氣。
真正活得明白的人,既不當爛好人,也不做黑心狼,而是在深夜里還能摸著良心說:
“我對得起吃過的苦,沒害過不該害的人。”
廟里的菩薩,低眉慈悲,金剛怒目,都是渡人的法門。
咱們普通人啊,能守住底線掙干凈錢,便是最大的福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