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5月15日,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戴維·珀杜)抵京履職。他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當天到達北京,很榮幸成為美國駐華大使,已經準備好開始工作。75歲的龐德偉,成為中美建交以來年齡最大的美國駐華大使。
當地時間4月29日,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的投票結果確認龐德偉出任美國駐華大使。5月7日,龐德偉在美國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為其監誓。“我委托戴維協助處理美國最復雜、最重要的外交關系之一,我相信他會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碧乩势照f。
特朗普看重珀杜在亞洲工作的豐富背景,還強調了珀杜的忠誠。特朗普稱珀杜是“忠實的支持者”和“朋友”。“他將幫助我實施維護該地區和平的戰略,并在與中國建立富有成效的工作關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毖胍曅侣剤蟮?,珀杜曾多次渲染“中國威脅論”。他去年9月發文說,“作為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外交關系委員會的成員,我目睹了中國在這場‘新戰爭’中變得越來越積極。”2020年,時任參議員的珀杜在致財政部長姆努欽和國務卿蓬佩奧的一封聯名信中警告,美國必須警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
珀杜(資料圖)
不僅如此,七旬美國政客戴維·珀杜的專機降落北京時,中美關系正處于剛剛打完各自回營的微妙時刻。這位特朗普欽點的駐華大使確實雷厲風行,甫一落地就展現出了實干作風。他跳過寒暄客套,直接強調“安全優先”。這種帶有對抗色彩的表述,赤裸裸地表明關稅戰雖停,可中美對抗遠未止歇。也難怪在美國國會29票反對對華法案的檔口,特朗普還能力排眾議送他飛來中國。
按理說,一個對華強硬的美國駐華大使,是不利于他本職工作的順利進行的。但在特朗普執政的背景下,龐德偉的這個顧慮就會變少,為什么?因為特朗普根本就不是很在乎中美是否擁有可靠的溝通渠道。這不是空穴來風,魯比奧早就被中國拉進了“黑名單”,中方官員是無法和他交流合作的,可即便如此,特朗普還是把魯比奧任命為國務卿。國務卿相當于是外交部長,也就是說特朗普主動切斷了中美外交層面的部級溝通。特朗普已經表現出了無所謂的態度,龐德偉就更會有樣學樣。
珀杜(資料圖)
在關稅戰暫時“停火”的情況下,珀杜的到來無疑將承擔更多責任,未來跟中方溝通的擔子,也都落在了他的肩上。但從他的這番話,從頭到尾都是“美國、美國”,甚至連場面話都沒有提及中國可以看出,我們不能對他期待更多。中方也心知肚明。外交部發言人回應珀杜就職時,措辭高度一致:既未使用外交場合常見的“歡迎”,也未對其個人背景或中美關系前景作出評價,僅表示“愿提供便利”,并反復強調中方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來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也希望美方和中方相向而行。
從中方角度來看,是希望他能夠在中美之間架起橋梁。當然,美方一些極端政客可能也希望他把橋拆了。但從龐德偉本身的經歷來看,他來華工作的使命應該是‘架橋’而非‘拆橋’,只有架橋,才能成就他個人事業新篇章。在龐德偉之前,特朗普第一任期的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曾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州長,而拜登的駐華大使伯恩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官。與兩位前任相比,對龐德偉在與中方溝通方面的潛力可以持謹慎樂觀態度。呂祥說,龐德偉至少應該是一個發揮作用的人”。
珀杜(資料圖)
另外,有句老話:“禮尚往來”。但凡講理之人,總得聽得進理字。龐德偉若以為“對華強硬”能為自己贏得戰略制高點,恐怕會在現實中撞上中國人的“非對抗即共處”的決斷邏輯。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也容得下兩個世界觀的對話,但不容連續不斷的誤判與挑釁。從這一點看,北京給出的不僅是“好言”,也是最后的“冷言預警”——外交不是喊話,而是建橋。龐德偉若真想為美中關系寫下一段可觀可守的篇章,就該先把手中的戰鼓收起來。否則,他不過是又一個在舊思維廢墟中徘徊的過客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