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不少地方旱得厲害。
開春后氣溫蹭蹭往上躥,全國平均比過去三十年高0.
8度。
河南、安徽等地熱破紀錄,局部氣溫比常年高4度。雨水卻跟不上趟,全國平均降雨量少了10%。
甘肅、陜西、河南這些產糧大省,雨量直接砍半。新疆西南部更慘,雨水少了足足八成。旱情像接力賽似的,年初華南、長江中下游先遭難。
1月全國特旱面積近70萬平方公里,比三個浙江還大。4月干旱突然北上,陜西、河南、甘肅成了重災區。
甘肅慶陽連續60多天沒透雨,小麥灌漿期缺水,麥穗都癟了。
好在人工增雨來救急,5月21日起甘肅搞了416次作業。
原本預報5毫米的雨,硬是下到15毫米,地里總算濕乎了。慶陽農民連夜搶墑,把玉米種子趕緊埋進土里。
河南也沒閑著,政府撥5000萬買抗旱設備。農民用上滴灌技術,省水又保苗,澆地輕松不少。陜西獼猴桃果園里,果農半夜排隊等井水。
有人凌晨兩點摸黑干活,水管漏了趕緊纏膠布,生怕浪費水。
河南西部麥田里,農技員手把手教噴營養液。就為了延長小麥灌漿期,多保住點收成。
國家氣候中心不停發干旱預警,村干部喇叭喊個不停。
甘肅農民改種110天的快熟玉米,不怕早霜來搗亂。陜西果園裝上智能噴灌,手機點一點就能給果樹喂水。四部門還出了預案,指導各地防旱抗旱保豐收。
水利部早部署,要筑牢水旱災害防御的防線。現在種地靠技術,不再完全看老天爺臉色。可南方朋友別大意,6月可能輪到你們抗旱了。
氣象臺說6月上中旬北方有雨,旱情能緩和些。但江南、華南得提前蓄水,別等秋糧播種抓瞎。不過后面的天兒到底啥樣,誰也不敢打包票。
旱情年年有,今年格外兇,大伙都繃緊了弦。農民兄弟真是不容易,抗旱全靠一股韌勁兒。
但光靠個人也不行,政策支持和技術幫扶得跟上。節水灌溉、耐旱品種,這些都得加大推廣。
氣候變化咱管不了,可應對措施能更周全。
希望這場旱情早點過去,地里的莊稼能挺直腰桿。鄉親們的汗水別白流,今年能有個好收成。
后續天氣啥情況,咱得持續盯著點。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做好應對,比啥都強。
以上信息供參考,具體以當地實際情況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