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山東的太陽曬得人冒油,晾衣繩上的衣裳轉眼就干透。可別被晴好天氣迷了眼,氣象局早敲了警鐘:端午假期后暴雨要砸場子。從魯西南到膠東半島,家家戶戶的雨棚都得嚴陣以待,這場雨可不是鬧著玩。
菏澤、濟寧的老鄉注意,凌晨三點雨點就該噼里啪啦砸窗戶了。濟南、濰坊這些火爐城市,雨后道路怕是要鬧脾氣,瀝青路面經雨泡容易出坑洼。最讓人掛心的是壽光、蘭陵的菜農,眼下蔬菜換茬期,大棚排水溝得趕緊通一通。
去年就有大棚因排水不暢成了"游泳池",辛苦種的菜全泡湯,今年可不能重蹈覆轍。
正處灌漿期的小麥倒是趕上了好時候,農技專家說這場雨能省不少灌溉費。但膠東的果園得繃緊弦,剛坐果的蘋果、櫻桃最怕急雨,雨后得補噴殺菌劑。
沿海的青島、煙臺也別大意,7級陣風夾著雨,打傘根本不管用,得提前加固大棚。養殖戶記得把飼料垛墊高半米,雨水泡了飼料容易霉變,牲畜吃了要生病。
住在低洼地段的老鄉,今晚就得把電動車充電器、糧食啥的往高處搬。雖說這次不至于發大水,可去年某小區車庫進水的教訓還熱乎著呢,防著點總沒錯。
咱農民老輩兒有看云識天氣的土辦法,這次暴雨來得猛,土辦法結合科學更保險。
比如疏通溝渠、加固棚架,這些老手藝加上農技站的指導,應對起來更穩當。我個人覺得,不管是傳統經驗還是科學方法,關鍵是咱得提前動起來,別等雨來了干著急。
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天氣變化快,每一步都得踩著農時走。
小麥灌漿、蔬菜換茬、果樹坐果,哪一樣都耽誤不得,天氣就是咱種地的"指揮棒"。這場雨來得急,去得也快,可帶來的影響不小,該做的防護一點不能少。菜農檢查大棚排水,果農準備殺菌藥劑,養殖戶墊高飼料,每樣都是緊要事。
還有跑運輸的老鄉,濟青高速濰坊段、京臺高速泰安段雨量大,開車得格外小心。
雨后空氣倒是清新了,可晨練的、跳廣場舞的也得注意,石板路滑別摔著。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種地靠天吃飯,但咱也不能被動等,提前準備才是硬道理。
今晚趕緊行動起來,檢查溝渠、儲備物資、加固設施,別讓雨水壞了咱的收成。天氣多變不用慌,跟著農時把活干,科學應對加老經驗,咱農民心里才有底。記住了,莊稼不會騙咱,咱多上心一分,收成就能多一分,日子也更踏實一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