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購買俄羅斯銅,用于滿足供應吃緊的中國市場
5月27日據報道,過去三個交易日內,倫敦金屬交易所鹿特丹倉庫已收到約1.5萬噸銅的交割請求,導致交易所庫存降至一年來的最低水平。報道援引知情人士指出,嘉能可是這些提貨申請背后的主要交易商,正計劃將這些俄羅斯銅運至中國。
這筆交易格外引人注目,因為涉及大量俄羅斯銅。自俄烏沖突全面爆發以來,眾多消費者和金融機構一直試圖避開俄羅斯供應。結果是俄羅斯銅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大量堆積,特別是在歐洲。報道稱,幾乎所有位于歐洲的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庫存都來自俄羅斯。
報道指出,中國市場的供應開始吃緊。中國某些等級銅材的溢價已達到五年多來最高水平,而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市場一直處于陡峭的現貨升水狀態——即期交割合約價格高于遠期合約,這是市場緊張的典型特征。
盡管近幾周隨著價格反彈庫存已趨穩定,但4月份價格跌破每噸8,500美元后,中國銅庫存出現創紀錄的下降。
銅供應端的短期約束正在加速顯現
銅素有銅博士的稱號,因其對經濟周期的敏感性而被視為經濟健康的晴雨表。當前的供應緊張不僅反映了短期的貿易政策沖擊,更暴露了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4月中金曾發表研報稱,短期內,供應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在目前貿易政策多變,經濟預期不穩的背景下,短期內銅需求預期亦轉為非線性波動,導致價格波動變大。
盡管短期供需節奏面臨不確定性,但我們認為長期的供給約束敘事依然有效,換言之銅礦供應只有路徑問題,而沒有總量的問題。
中金表示,從節奏看,銅礦供給呈現出短期不及預期、中期潛在釋放壓力、長期“達峰”延遲的特征:
對于2025年,我們預計銅礦供給大概率將低于去年末給出的預期。
我們預計今年增量將主要由2024年已投運項目的產量爬坡貢獻,而新投產項目較少。
我們預計2025年銅礦全年增速或從之前預期的2.4%下降至1.8%,對應增量34萬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