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在喂燕子寶寶吃早餐呢!”徐行鎮曹王村村民劉海龍看著自家的燕子窩又重新熱鬧起來,別提多高興了。
每年四五月份是燕子繁殖的季節,燕子夫婦又來到了三年前在劉海龍屋內搭建的“老房子”里繁育后代。燕子夫婦今年4月初歸來,現下燕子寶寶已經可以從巢內探出頭向外張望了。
“小燕子長得很快,上周還蜷縮在窩里,只有吃食時偶爾探頭,這周已經能看清模樣,張著嘴巴喳喳叫了?!眲⒑}堈f。
據了解,燕子是三年前自己飛來的,原本在屋外筑巢,可能由于室外風大,后來燕子就飛進屋筑巢了?!罢f來也巧,當時正好我愛人把窗簾拆下來去洗,就被燕子夫妻倆鉆了空子。我們老家有句俗話叫燕來有福,這窗簾后來再沒裝上去,讓燕子們安心落戶。”劉海龍回憶道。
劉海龍是番茄種植戶,平日里在客廳里分揀番茄,白天大門幾乎不關,這也方便了燕子進出覓食。他還在燕巢下綁了一個塑料墊,以防燕子的排泄物落到地上。每天劉海龍一家在家中忙碌時,小燕子在他們頭頂飛來飛去,大家各忙各的互不打擾,上演著一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不過這份“和諧”來之不易,去年的一次意外,讓劉海龍一度以為燕子不會再來。當時老燕子意外撞到家里電風扇死了,“我們一家擔心了好久,怕燕子不敢來了,沒想到它們如期而至?!眲⒑}堈f,“今年我們吸取教訓,電風扇的檔位都調至低位,或者不開,燕子就算撞上也不容易受傷?!?/p>
干活累了,劉海龍就仰頭看看燕子一家,有時燕子也會看看他們一家人,“感覺像是家人一般每年團聚,我們一家人都希望燕子年年都來?!?/p>
在人來人往的安亭鎮安亭老街,小燕子的身影同樣出現在居民的生活中。在嚴泗橋附近沿街居民的屋檐下,一窩羽翼未豐的家燕幼崽正張著嫩黃的喙等待哺育。它們的父母穿梭在暮色中,以敏捷的身姿捕捉飛蟲,為巢中幼雛帶來“寶寶餐”。
安亭老街沿街住戶謝女士告訴記者,這窩燕子自5月初開始銜泥筑巢,僅用十余天便完成了泥巢搭建。巢穴選址在屋檐下方,與居民活動區域保持著恰到好處的距離。“它們很會選位置,這里既避開了行人的干擾,又能遮風擋雨。”謝女士指著屋檐下的泥巢說道。
距離嚴泗橋300米的入口處,還有一處燕巢,尺寸更小,看起來像一個“新鮮出爐”的燕巢。
面對燕子的到來,老街居民展現出極大的包容。謝女士回憶,曾有燕糞落在居民家門口,但大家并未驅趕,反而自發主動清理燕巢下的燕糞并鋪上紙板,防止野生動物聞著氣味來獵捕雛鳥?!靶⊙嘧邮且嫦x‘清道夫’,一天能吃上千只蚊蠅,這點小麻煩不算什么?!敝x女士表示。
燕子選擇在屋檐下筑巢是習性使然,屋檐凹槽或突出的位置為其提供了相對隱蔽和安全的位置,可防御天敵。區林業站工作人員提醒,市民遇到燕子筑巢時遠觀即可,平時不要過多打擾。
通訊員:閔慧翀、魏明愷
編輯:費凱瀾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