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7日,
“旗韻綻芳華”
——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
即將在張園驚艷開啟!
高端定制與非遺傳承
精彩動態走秀
親子互動與文化傳承
沉浸式游園體驗
文旅融合與消費聯動
等豐富內容都會在活動中一一呈現
快來共赴這場海派文化之約!
更多活動亮點、日程安排、基本信息等,可點擊以下鏈接查看:
傳統旗袍派系
傳統旗袍根據地域文化與工藝特色可分為四大派系。各派系在發展中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中華旗袍文化的多元面貌。
京派旗袍以北京為中心,延續清代旗裝遺韻,風格端莊穩重,注重寬大平直的版型與繁復刺繡滾邊裝飾,面料多用厚重綢緞,體現北方審美的大氣溫婉。
海派旗袍發源于20世紀上海,受西方剪裁影響,以立體修身、曲線玲瓏為特色,采用輕薄面料與蕾絲、珠片等新式裝飾,凸顯摩登女性的時尚風情。
蘇派旗袍以蘇州為代表,強調蘇繡工藝的精巧雅致,常以絲綢為底,在衣襟、下擺處點綴花鳥、山水等傳統紋樣,展現江南文人的詩性意趣。
嶺南派旗袍(粵派旗袍)則融合廣府文化,側重輕便透氣,多選用香云紗、莨綢等特色面料,剪裁簡潔流暢,適應南方濕熱氣候。
海派旗袍緣起
海派旗袍
優雅中帶著性感
柔美中暗藏堅韌
既是時尚
也是上海的城市文化
不過
你知道海派旗袍的始創者是誰嗎?
現代的旗袍,是從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率先在當時女學生中流行起來的,后來人稱“改良旗袍”,款式接近于西方的連衣裙。
鴻翔時裝公司1917年在上海開出首家成衣鋪,金鴻翔、金儀翔兄弟二人,通過悉心研究改造旗袍的制作工藝,豐富了旗袍的花色品種。可以說改良旗袍因金鴻翔兄弟而風行發展,金鴻翔兄弟也因改良旗袍而“發家致富”,這就是后來大家將“鴻翔”稱為“海派旗袍”起源的緣由所在,直到現在服裝行業里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
1912年,18歲的金鴻翔剛結束學徒生涯,到俄國海參崴去打工。不久,由于一戰爆發而回到上海,認識了宋氏三姐妹和她們的母親倪桂珍;倪桂珍與金鴻翔同為上海川沙人,她對金鴻翔的手藝非常賞識,金鴻翔此后一直為宋家做衣服。
鴻翔老店
1917年,金鴻翔集合了幾個朋友,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租了房子,開了家“成衣鋪”,除了做拎包裹的活,更多是門面上以國人為主的顧客。金鴻翔自己富有開拓精神,又學過西式裁縫,到國外見過世面,做過外國人的“跑路衣、連衣裙、禮服”,經常出入上層人士家庭,熟悉女性心理,于是將女裝作為發展重點。
在此后的十多年里,金氏兄弟對旗袍的操作工藝作了巨大改革,比如在裁剪上,改變了學生旗袍筆直籠統的簡單操作方法,把西式的“開省、打裥、裝袖”等技術融合進去,使旗袍穿在女性身上更加貼身,充分顯示出女性的曲線美;把中國服裝上的“鑲、嵌、滾、包”等傳統工藝用到旗袍的裝飾上去,還在絲綢旗袍上繡上了蘇繡里的花卉禽鳥,使旗袍更加華貴靚麗。
鴻翔時裝公司在報上刊登的廣告
1932年鴻翔分店開張時,宋慶齡曾為鴻翔公司題字“推陳出新,妙手天成,國貨精華,經濟干城”。1933年世界博覽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金鴻翔精制了六件旗袍送去參展,獲得了大會的銀質獎。
1934年,宋慶齡給鴻翔公司的親筆題詞
之后,鴻翔兼營“禮服”,在二樓有上百平方米的禮服廳,配以四壁全部鑲有落地鏡子的試衣室,新娘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前后左右的身影,凡是定制、租借禮服的,都要贈送一對穿了禮服、新郎新娘打扮的“賽璐珞”洋娃娃,可以掛在婚車上、新房里,所以營業格外紅火。
1927年,金鴻翔在原址購地造起三層樓房,店面擴大為六開間,店名由“鴻翔華裝部”改為“鴻翔時裝公司”,“時裝”二字也于此時起,成為西式女子服裝的正式名稱。后來并由他發起成立了“時裝業同業公會”,任理事長至退休。
上世紀80年代的鴻翔公司
1956年公私合營后,由于地區不同,兩家鴻翔分別屬于靜安、黃浦兩家服裝公司管轄,行政和經濟各自獨立。鴻翔響應政府號召,放下了大店架子,承接修舊翻新、小修小改業務。他們還把原來工場里當廢品賣的零料,做成“節約領”,受到顧客歡迎。
鴻翔服飾標簽
當下,中國文化記憶正悄然回放,人們品味著傳統文化帶來的物質和精神價值,也更多地了解旗袍所代表的服飾文化以及生活理念、審美觀。
海派旗袍:社會變革的見證者
海派旗袍誕生于西式教育興起、舶來品選擇增多、國外裝飾方法被引入的20世紀初。它陪伴著中國社會的沉沉浮浮,走過了近百年,當走近觀賞這些服飾,會驚嘆于其面料、紋樣和款式的精細考究,也可以從這些旗袍中一窺中國社會變遷折射到服飾上的點點滴滴痕跡。
現代機械制造業和新式工藝的發展也能從海派旗袍的設計之中體現出來,如除了傳統面輔料(麻、絲、棉、毛),還將當時新型的聚酯纖維、改性纖維的面料應用在其中。
上圖為喬其紗,原產自法國,輕盈飄逸,質地透明,極富彈性,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懸垂性;下圖為碧玉紗。屬于提花紗類織物,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創新品種,在織物結構和工藝上更為復雜。
不僅如此。驚嘆于不同旗袍中所展示出的風格和個性,還可以從中看到女性勇于突破傳統束縛、積極參與公共生活的熱情,穿著旗袍給了中國女性一種表達和展示自我主體的全新方式。比如較之傳統旗袍的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海派旗袍開省收腰,既將女性之美展露開來,也體現了平權思潮的涌動與開放的審美取向。
靜安尋蹤
鴻翔時裝公司
圖/開開集團
歷史悠久的鴻翔時裝公司是海派旗袍創始者,里面的師傅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法師,幾十年如一日,只為了做出一件件精美無瑕的海派旗袍。
地址:靜安區陜西北路131號
龍鳳旗袍
龍鳳旗袍創始于1936年,曾得到過宋氏三姐妹的青睞,門口最顯眼的一套絲絨長旗袍,就是宋美齡當年穿過的旗袍復制品。
地址:靜安區陜西北路207號
你(或家里人)的衣櫥里有旗袍嗎?
評論里分享一下它的故事吧~
編輯:徐悅琳
美編:王菲
整合自@檔案春秋,樂游上海、上海大學博物館微信公眾號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