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齊河一舉摘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同時,山東齊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晏北街道譚策屯村斬獲“全國文明村鎮”殊榮。
從“首創”到“首成”,齊河以文明之筆回應民生期待,推動城市面貌蝶變煥新、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醫養服務普惠提效、文化旅游惠民利民、文明風尚浸潤人心。“文明是齊河最美的風景”,這一深植人心的理念,化作70萬市民的自覺行動,在新時代鋪展絢麗文明新篇。特推出《民生至上 幸福同行》系列報道,試述齊河蝶變的文明奮進之路,敬請垂注。
城鄉蝶變煥新
詩畫勾勒文明底色
在齊河,“文明”二字不僅是鐫刻在城市肌理中的發展底色,更是一筆筆溫暖民生的細膩筆觸。從人居環境的“精雕細琢”到生態畫卷的“匠心繪制”,從交通動脈的“織密延伸”到民生福祉的“點滴浸潤”,這座城市以文明的溫度,化作百姓觸手可及的幸福日常。
環境之美:方寸之間藏民生溫度
齊河以“繡花功夫”雕琢城市細節,方寸皆顯人文關懷。
城區主次干道人行道全面升級,盲道與緣石坡道修繕如新,公廁無障礙設施一應俱全,用貼心設計詮釋城市善意;123處“口袋公園”星羅棋布,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詩意棲居,為市民打造可休憩、可賞景的綠色會客廳;農貿市場煥新升級,環境優化、秩序井然,讓“煙火氣”與“文明味”并存;92個老舊小區完成蝶變,百余部加裝電梯載著居民告別“爬樓時代”,輕松開啟“一鍵直達”的便捷新生活。
生態之美:河湖相映繪綠色畫卷
齊河以生態為墨,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長卷。
百里生態廊道蜿蜒舒展,景觀大道綠意蔥蘢,2053.31公頃的城市綠地如同天然氧吧,讓市民推窗見景;齊河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內,綠樹成蔭、碧波蕩漾,成群候鳥在此停歇棲息,勾勒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際花園城市”等多項國家級榮譽花落齊河,這座城市早已將生態理念融入發展血脈。
交通之美:阡陌縱橫連萬家幸福
齊河以交通為弦,奏響便民惠民的發展強音。
高鐵齊河站與晏城火車站雙站鼎立,7條鐵路、8條高速、7座黃河大橋、12個高速出入口交織成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讓齊河與外界往來暢通無阻;智能化改造停車場45個,新增1萬余個停車位,讓停車不再成為難題;75條城鄉公交線路、946個公交站點覆蓋全域,城鄉一體化惠民政策讓市民出行更便捷;2683.3公里“四好農村路”不僅打通了農產品出村進城的“最后一公里”,更串聯起鄉村振興的希望圖景。
來源:文明齊河
宣傳合作/廣告設計:1865343975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