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鹽南高新區教育局5月27日發布的《鹽城市新都路實驗學校施教區劃分方案》公示,在家長群體中引發強烈反響。該方案擬將新設立的新都路初中施教區與原新都路小學保持一致,同時調整康居路初中的施教區范圍。這一看似常規的教育資源調整,背后卻暴露出規劃倉促、程序透明度不足、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等多重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倉促上馬的新都路初中改造工程
根據招標信息,新都路小學增設初中改造工程計劃投資約1000萬元,主要對校區破損外立面翻新,并將部分校舍調整為初中教學教室,同步配套教學輔助用房及智能化改造。項目合同估算價僅420萬元,工期要求60日歷天,計劃5月30日開工,7月29日竣工。如此緊張的工期和有限的投入,令人質疑改造后的初中部能否滿足教學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都路小學原設計規模為小學72個班,增設初中部后,如何在有限空間內合理安排中小學教學區域,避免相互干擾,成為家長擔憂的焦點。
施教區調整的具體內容與潛在影響
新都路初中施教區擬劃分為三個區域:1.解放南路以東、世紀大道以南、串場河以西、新都路以北;2.解放南路以東、新都路以南、人民南路以西、聚亨路以北;3.人民南路以東、新都路以南、串場河以西、第一溝以北。這一劃分覆蓋了金融城、紫薇花園、金色水岸等高密度住宅區,確實解決了這些區域學生前往康居路初中通勤較遠的問題。
與此同時,康居路初中的施教區被壓縮為兩部分:1.解放南路以東、聚亨路以南、人民南路以西、海洋路以北;2.人民南路以東、第一溝以南、串場河以西、海洋路以北。這種調整導致康居路初中施教區被"攔腰截斷",形成兩個不相連的區域,可能增加管理難度,也引發了被劃出區域家長的不滿。
三大爭議焦點
- 程序透明度不足
從項目啟動到施教區公示,整個過程缺乏充分的前期調研和家長參與。對比鹽城其他區域教育規劃(如毓龍路校區高中部重啟提前半年公示),新都路初中的決策過程顯得尤為倉促。這種"先建設后征求意見"的模式,違背了教育部關于重大教育決策應充分聽取利益相關方意見的要求。 - 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存疑
聚亨路以南的部分家長質疑,將成熟名校康居路初中的優質資源讓位于新建的、教學質量未知的新都路初中,是一種教育資源稀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居路初中作為教育集團核心校,其南校區(原學海路初級中學)的教學質量與北校區本就存在差距,此次調整可能進一步加劇教育資源分配不公。 - 房地產市場價格波動隱憂
方案公布后,多家房產中介迅速將新都路初中施教區內樓盤標注為"雙學區房“。這種教育規劃與房地產市場的敏感聯動,可能再次催生學區房炒作,違背"房住不炒"政策導向。鹽城"鹽中"學區房價格可比同區域非學區房高出30%以上的歷史教訓值得警惕。
改進建議與展望
- 延長公示期,充分聽取民意
當前公示期僅10天(5月27日-6月5日),建議延長至20天以上,并通過社區座談會等形式深入聽取家長意見。 - 公布配套保障措施
教育局應公開新都路初中的師資配備計劃、教學設施標準及質量保障措施,消除家長對教育質量的擔憂。 -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參考鹽城市教育局2019年出臺的"廉潔從教36條規定"的監管力度,建立學區劃分動態評估機制,定期根據人口變化和教育質量調整施教區。
小編有話說:教育資源的分配關乎社會公平正義。鹽南高新區此次施教區調整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學便利性問題,但在程序正當性、資源分配公平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間。期待相關部門能以更開放的姿態吸納民意,用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每個孩子平等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
(本文由鹽大力Yandali.com江蘇大方哥自媒體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