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新商悟
近期,深藍汽車可謂連遭輿論風波。
5月27日,多位老車主在社交平臺發聲稱,早間啟動車輛時,發現深藍汽車在沒經過車主同意的情況下,給老車主投放了車機開屏廣告,引發自己不適。
根據多位車主提供的截圖,此次廣告投放采用車機系統強制開屏形式,畫面占滿整個中控屏幕,內容顯示為“感謝48萬深藍車主的信任,現面向首任車主發放1萬元深藍S09專屬購車券”。
不少老車主認為,本來深藍汽車頻繁降價,已經讓車主深深地感受到了背刺。現在,居然還推送這樣的廣告,完全不顧及他們的感受。
還有車主認為,這是對自己權益的侵犯:“我們購買深藍汽車時,并沒有被告知車機會被用來投放廣告。”
有車主透露,在向深藍汽車客服投訴時,客服人員解釋稱,這次廣告活動是對首任車主的感恩回饋,每位車主只會收到一次投放。客服人員還承諾會記錄車主們反映的問題,并作出相應的改進。
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這并非深藍汽車近期第一次遭遇的輿論風波:半月前,其CEO鄧承浩“員工購車可離職旅行兩個月”的爭議言論,剛剛引發了一波對其變相裁員的質疑。
這一系列行為,跟深藍汽車面對的經營壓力不無關聯。深藍S09作為2025年戰略車型,面對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激。為快速打開市場,其選擇將48萬老車主作為精準營銷對象,通過車機廣告實現零成本觸達。
殊不知卻弄巧成拙。
更深層的矛盾在于,智能汽車的“屏幕經濟”正在挑戰傳統的人車關系。當車機從功能載體異化為廣告平臺,這種角色錯位必然引發抵觸。正如有網友所言:“我花幾十萬買的是車,不是移動廣告位”。
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品牌忠誠度愈發脆弱。深藍汽車若不能從這些事件中吸取教訓,終將為短期利益付出長期代價——畢竟,沒有用戶愿意為一輛“既算計員工,又套路車主”的汽車買單。【《新商悟》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