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2025年全國跳水冠軍賽女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中,上海組合陳芋汐/掌敏潔以350.16分奪冠,跨省組合盧為/張家齊摘銀,廣東隊王偉瑩/謝佩鈴獲得銅牌。
這本該是一場常規賽事,卻因冠亞軍兩對組合的“反常搭檔”引發熱議:為何拆散近年默契十足的盧為/掌敏潔?久疏賽場的張家齊為何又復出?答案或許藏在全國跳水隊的“雙重目標”與全紅嬋傷退的連鎖反應中。
本次跳水冠軍賽肩負著雙重使命,一是選拔參加新加坡世錦賽選手,冠亞軍可獲得直通世錦賽資格;二是為大灣區全運會爭取參賽席位。這種“一賽雙考”的特殊性,直接影響了選手的搭檔邏輯。
如陳芋汐與掌敏潔同屬上海隊,若僅考慮全運會,組隊順理成章;但世錦賽的選拔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家榮譽,根據近幾年大賽成績,陳芋汐的最佳搭檔應該是全紅嬋。
而全紅嬋的賽前因傷退賽,成為影響組合編排的關鍵變量。原定全紅嬋/陳芋汐的“黃金搭檔”組合被迫拆解后,徹底打亂原有布局,教練組不得不啟動應急預案。
掌敏潔與陳芋汐同樣作為上海隊選手,并且兩人也是國家隊隊友,多年前曾有過合作的基礎,她是陳芋汐搭檔 “備份B角”的不二人選。本次“臨時組隊”盡管僅有5天的合練時間,但從比賽結果上來看短期磨合效果超出預期,甚至在同步動作上要遠超國際裁判的及格線標準。
此次與陳芋汐搭檔奪冠,既驗證了其適配性,也為世錦賽留下“雙保險”——若全紅嬋傷愈歸來,隊伍可選擇最優組合;若恢復不及,現有陣容已通過實戰檢驗。
張家齊的回歸同樣耐人尋味。這位東京奧運會與陳芋汐搭檔摘得跳水雙人10米臺冠軍,在淡出賽場兩年后重返賽場,與盧為組成跨省搭檔,為何沒有與老搭檔陳芋汐再次合作呢?
答案就在比賽過程和結果中。盡管她的動作完成度尚未恢復巔峰,但她的參賽暗含三重意義:其一是利用大賽經驗來迫使對手能積極參賽、穩定軍心;其二是通過與盧為的磨合,作為第二組征戰世錦賽的備選方法;其三是為北京隊征戰全運會爭取名額,并儲備跨省合作經驗。這種“拆散與重組”的策略,折射出國家隊梯隊建設的深謀遠慮。
近兩年在國際賽場上,女子雙人跳水10米臺的搭檔除了陳芋汐/全紅嬋之外,盧為/掌敏潔也多次搭檔、配合默契,在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此次卻被拆分搭檔,背后是為新加坡世錦賽的增加保險系數,雖然盧為/掌敏潔配合默契、技術過硬,但在強手如林的國際賽場,這對組合還是有讓教練組不放心的地方,并且此次拆分或是為全紅嬋傷退后的世錦賽名單進行“預演”。
本次組合調整也折射出中國跳水隊的“梯隊建設”新思維。通過跨省組合打破地域局限,既能檢驗運動員的即戰力,又為巴黎周期后的新老交替積累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組合王偉瑩/謝佩鈴的銅牌成績已接近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水平,顯示出地方隊人才培養體系的升級。
這場看似“混亂”的搭檔重組,實則是中國跳水隊應對多重目標的智慧體現。在保證世錦賽競爭力的同時,兼顧全運會布局與后備力量培養,當我們將鏡頭拉長到今后的世界大賽中時,會發現這種“以賽代練”的組合策略,正在為國家隊構建更具彈性的備戰體系,展現出一支“夢之隊”在人員調配上的精準把控。
作者原創文章,僅為個人觀點。如果喜歡請幫忙點個贊,如您有同感或不一樣的見地,請評論,如需轉載請聯系,擅自轉載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