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春風吹,春風吹,吹紅了桃花,吹綠了柳樹……”5月22日,松桃苗族自治縣烏羅鎮小河村完小傳來學生們的歌聲,學生們認真地唱著歌,臉上洋溢著童真。
被群山包裹的小河村完小。
辦學悠久根基厚 撤并多次薪火傳
小河村完小是松桃西邊的一所鄉村小學,被高山包裹,與冷水溪鎮石門村、三陽村相鄰,與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坪洞口村接壤。
小河村完小辦學歷史悠久,1946年,小河村本地村民開辦私塾,1963年,正式命名為小河村完小,1976年更改為公辦小學。以前,學生在廢棄的廟子、村民家的堂屋、老村委會房子上過課,直到1998年學校建校,學生有了固定學習場所。1998年,在小河村委的帶領下,當地村民兩年共集資6000余元修建學校。當時,學校師生參與到建校中,本村村民也一起投工投勞,用行動支持教育。
小河村完小的教師在教學生做手工。
“教育很重要,村里的學校是我們村每個人投資5塊,投資了2年修建的。修學校時我們還一起來幫著挑沙、修操場。”小河村村民楊秀洪說。村民楊秀洪家有4個孫女,有一個孫女考入了遼寧大學,還有一個孫女目前在小河村完小讀五年級。
2001年,該校最高峰學生人數達249人,隨著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冷水溪鎮石門村、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坪洞口村等周邊的學生來該校上學。當時,在學校教書的教師以本地的村民為主,若來了外地教師,就在學校住上下鋪。
教師耕耘育桃李 學子奮發續新篇
目前,小河村完小設置了幼兒班和小學一至五年級,現有在校生35人,還有10名教師堅守在這里。在2024-2025年度第一學期全縣統考成績中,全縣每個年級有200多個班級,小河村完小一年級語文、數學及四年級數學排名全縣第一名,四年級科學排名全縣第二名,五年級科學排名全縣第三名。
小河村完小的學生在打籃球。
教師們不僅注重學生們的學業,同時用心開展著書畫、球類運動、音樂等課后延時服務。音樂課上,學生們跟著老師一起唱兒歌《春風吹》;體育課上,教師們和學生一起打籃球、乒乓球;美術課上,學生學習畫“賽龍舟”,還添加自己的創意想法。
“端午節快到了,今天美術課上我畫了一幅畫,這里是兩個隊員在賽龍舟,有啦啦隊員,還有一位母親帶著她的孩子看比賽,整幅畫面看起來熱鬧非凡。”小河村完小學生冉依婷說。
這里的學生認真學習,努力上進,他們都有一個“努力走出大山”的夢想,四年級的學生王俊澤便是其中一位。
“我上個學期的語文考了89分,數學考了96.5分,雖然是全班第一,但是英語考得卻不怎么理想,以后,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英語的成績盡快趕上來,希望通過我的這份努力,以后能考上貴州大學。”小河村完小學生王俊澤說。
該校教師張富兵在小河村完小任教33年,他從1992年開始代課,當時工資只有30元,但他一直堅守著。
小河村完小幼兒班的學生在吃飯。
“我在這里工作了30多年,一直扎根邊遠山區的教育,因為我熱愛這份事業。建校以來,經過所有老師的努力,從這里走出去考上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有120多人。”小河村完小教師張富兵說。
一波又一波的學生走出了大山,在小河村完小的一份大(專)學生統計表上,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知名高校赫然在列,還有學生考上貴州師范大學、沈陽農業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
資源匯聚育才路 設施翻新待支援
小河村完小得以保留并取得不錯的教學成績,得益于多方資源助力,也得益于這里的教師人員得到不斷補充。
2006年2月,松桃縣地稅局幫扶學校修建的磚瓦結構的旱廁至今沿用;2024年秋季學期,松桃團縣委為學校配一名西部計劃志愿者擔任英語教師;2024年6月,廣東省東莞市對口幫扶團隊為獲獎師生發獎3200元。
小河村完小改造后的校舍。
來自云南省曲靖市的張奇正,2017年通過“特崗計劃”教師招聘來到了小河村完小。他基本寒暑假才能回家,每次回去得倒好幾趟車,客車轉火車再轉班車,需要約15個小時。張奇正學的是數學教育專業,但他在這里是一位“全能教師”,什么課都要上,什么活兒都要干。
“我在這里教書,最大的感受是這里的教學條件不好,但是老百姓非常重視教育。我在這里教數學、音樂等科目,希望學生們多學一點知識,爭取有更多學生走出大山。”小河村完小教務主任張奇正說。
2023年,銅仁市司法局四級調研員張陽紅來到小河村駐村,他曾經是一名教師,心系小河村的學校教育。
“我到小河駐村后,看到破爛不堪的校舍中還有些苦讀的孩子,為了改善現有的辦學條件,我們市司法局通過多方努力向縣教育局爭取學校改造資金30萬元。同時,我協調村內資源,成立幫教助學組,籌集資金28萬元,用于學校持續發展,目的都是給留守兒童、家庭困難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小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張陽紅說。
當前,小河村完小計劃恢復六年級,但還存在校舍不足的問題,同時,學校的廁所亟須改造、教師住宿空間不夠等難題還依然擺在教師們的面前,學校也希望得到更多相關部門及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
“教師為實現鄉村振興而教,學生為實現鄉村振興而學。”這是這里師生的殷切期待。(圖/文 謝慧芳、戴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