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就是在這一周的星期六,也是在5月的最后一天。
而在端午節期間,現在廣為大家熟知的習俗有吃粽子、掛艾草、賽龍舟等,同時在古代還有一些冷門的習俗,只是在今天逐漸被大眾淡忘了。
比如在過去民間就有著“端午飲極陽水,勝吃三年補品”的說法,那這話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是極陽水呢?
一、極陽水:天時地利孕育的特殊之水
極陽水,指的是端午節當天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收集的天然之水,其核心在于“極陽”二字。
古人以陰陽五行劃分節氣,端午處于農歷五月初五,時值仲夏,陽氣達到全年鼎盛,被視為“純陽之日”。
此時收集的水,被認為吸納了天地間最旺盛的陽氣,因而具有特殊屬性。
在傳統觀念中,端午是陽氣至盛的日子,而極陽水正是這一天自然饋贈的“養生圣品”。
收集極陽水的方式頗為講究,其中之一就是在“極陽”兩個字。大家也知道,端午節當天是在五月初五,是陽氣上市的日子,同時在古代又是以12個時辰來記錄時間的,而午時就是一天中陽氣最盛時。
因此極陽水就是要在午時收集,也就是上午的11點到下午的1點這兩個時間段。
最常見的是在午時汲取的“無根水”,即端午當日未落地的雨水,古人認為其純凈無污染,且飽含天地陽氣。
那如果當天沒有下雨,怎么收集極陽水呢?這個也可以是從井中汲取的井水,因井水深藏地下,經一夜沉淀,在陽氣初升時取用,可調和陰陽;
還有從河流、山泉等活水源頭采集的流水,象征著生生不息的活力。這些水經過端午陽氣的“加持”,便成為了人們眼中蘊含特殊能量的極陽水。
二、端午極陽水的文化傳承
飲用極陽水的習俗,在歷史典籍中多有記載。南朝宗懔的《荊楚歲時記》中提到,端午“汲井華水”,雖未明確稱其為極陽水,但已體現端午取水的習俗雛形;
明清時期的方志中,則更詳細地記錄了百姓端午清晨取“正陽水”的場景,用于烹茶、釀酒或沐浴。
在民間傳說中,極陽水還有辟邪祛病的神力。相傳端午這天,五毒盡出,陰氣滋生,飲用極陽水可抵御邪氣入侵,強身健體。
在部分地區,人們不僅自己飲用,還會用極陽水擦拭家具、噴灑房屋角落,寓意凈化空間,驅趕病瘟。
這種習俗反映了古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利用自然之物趨利避害的生存智慧。
三、極陽水的多樣用途與飲用之道
極陽水的用途豐富多樣,既承載養生功能,也蘊含生活智慧。
首先,飲用養生是其核心用途。古人認為,端午陽氣過盛易引發內火,而極陽水經陰陽調和,能起到平衡體內陰陽、清熱降火的作用。
飲用時,可直接生飲,感受其清涼甘冽;也可煮沸后泡茶,尤其搭配艾草、菖蒲等端午時令植物,既能激發藥效,又能增添節日氣息。
除飲用外,極陽水還用于沐浴凈身 。端午時節,人們用極陽水混合艾草、佩蘭等草藥熬煮成藥水,給兒童洗澡,認為可辟邪除穢,預防夏季皮膚病。
而成年人沐浴則有舒緩身心、提振精神的功效。在飲食方面,部分地區會用極陽水制作端午特色美食,如浸泡糯米包粽子,據說能使粽子口感更佳,且更易保存。
然而,現代科學視角下,極陽水的“神奇功效”更多源于古人對節氣的文化解讀。從衛生角度看,收集極陽水需注意水源清潔,避免飲用未經處理的生水,以防病從口入。
若用于烹飪或沐浴,建議將其煮沸消毒,在傳承習俗的同時保障健康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老輩人都說,端午節收集的極陽水,不管保存多久,都不會變質,放在水盆里,也不會長青苔等。
對此,你們怎么看?感興趣的朋友們, 在今年的端午,不妨遵循傳統收集一壺極陽水,在品味習俗的同時,感受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