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出手,這次李嘉誠躲不掉了?
前幾天,香港廉政公署發了一個公告,內容是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開發的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置盤項目,因為鋼筋工程偷工減料被立案調查了。
港口交易的風波還沒過去,新的輿論風暴又來了,97歲高齡的李嘉誠,正值多事之秋。
一向以經營穩健著稱的長實,怎么會在房地產上翻車?這次港府逮捕10人,難道只是一個開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逮捕10人!長實翻車
長實翻車的這個項目是“港人首置盤”,原本計劃是建設6棟將近3000戶的一個住宅。
首置盤,顧名思義其實是個惠及民生的住宅類項目,其中有1000套會打八折賣給首次在香港購房的年輕人。
眾所周知香港房價寸土寸金,這個項目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備受關注的項目,長實出事了。
根據廉政公署的通報,據報案最開始只有一棟樓存在偷工減料的問題。
但等到展開調查,事態變得嚴重了,整個項目6棟樓,都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什么缺鋼筋、鋼筋規格不對、位置不對等等。
如此重要的項目,竟然會出現如此嚴重的質量問題,這不就是要建危樓嗎?
更關鍵的在于,這還不是施工失誤,而就是鋼筋分包商為了多撈油水,直接賄賂了工程的監管人員,使用假文件來掩蓋問題的真相。
事發后,總承包商、員工顧問、公司監督員等等,共計10人均被逮捕,觀塘安達臣道的樓盤也已被屋宇署勒令停工。
廉政公署正評估安全隱患,要求發展商提交補救方案。
鬧出這么大的事,長實并沒有直接回應,而是表態“小心駛得萬年船”,說長實集團財務健康且88%利潤來自收租物業等經常性收入。
對此外界認為,這是長實表示自家實力強勁,足以抵御外部風險。
賠一個項目,對李嘉誠和長實確實不算問題,但誰知道,這會不會只是一個開始?
李嘉誠商譽危機
坦白來說,最近這些年李嘉誠數次引爆輿論,口碑并不是太好。
或者更直白點,李嘉誠已經不止一次遭遇商譽危機。
比如2015年,因為李嘉誠從內地撤資,一篇《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火爆全網,文中直言長和系撤走中國資產,是“失守道義”的行為。
估計很多人還有印象,當時李嘉誠在網上幾乎人人喊打,公共形象一落千丈,直至今日很多人仍對其心有芥蒂。
再比如2025年,10年時間過去,李嘉誠又一次因為“撤資”引發爭議。
具體來看,長實集團準備把旗下43個港口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其中包括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的經營權。
而這筆交易的大背景,是中美博弈如火如荼,特朗普多次放狠話,一邊說對巴拿馬運河勢在必得,不排除使用武力手段,另一邊又說等收回巴拿馬運河,要專門對中國商船收取天價過路費。
可想而知,李嘉誠要在這種敏感期把港口賣給美國財團,怎么可能不出事?
港媒大公報數次發聲,前后兩任特首表態,后面國家監管總局更是親自下場,長實集團吃上了一記反壟斷的鐵錘。
時至今日,這筆交易仍未完成,而且李嘉誠的港口不僅沒賣出去,還惹了一身騷。
只是一個開始?
這次長實集團在房地產商翻車,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關注度,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這些年來,長實集團一直是房企里經營最穩的那一個,即便這幾年很多房企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長實依舊活得還不錯。
曾經“不賺最后一個銅板”的李嘉誠,現在鬧出這種風波,著實令人大跌眼球。
二是李嘉誠的港口交易風波還沒結束。
之前港口交易暫停后,李嘉誠曾用出一招“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簡單來說,就是把43個港口進行拆分,引入了意大利船王家族作為新買家。
把除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外的其余港口,統統賣給船王家族,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則繼續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以此來規避審查。
只不過,李嘉誠剛做出小動作,國家監管總局就明確表態,“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否則后果自負”。
經此之后,李嘉誠的港口交易才算徹底暫停,至于李嘉誠是什么打算,誰也說不清。
也正是因此,這次廉政公署發起“戰鼓行動”,第一通鼓就敲到了長實身上,是不是意味深長?
明面上是工程的問題,實際上會不會只是一個“開胃菜”,可能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李嘉誠叱咤商海一生,鮐背之年卻風波不斷,難免令人唏噓。
而這位李超人的商譽危機,或許對某些人來說,也是一種警鐘。
深入了解熱門話題背后的事實,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不吝點贊、留言交流,給予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