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剛剛與烏克蘭達成了稀土協議,該協議現已全部簽署并批準,美國可以獲得“大量非常高質量的稀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了一次電話交談。雙方對烏克蘭最高拉達批準關于建立美烏重建投資基金的協議(即美烏礦產協議)表示歡迎。澤連斯基稱這是一份具有真正歷史意義的文件,為兩國開辟了諸多新的合作契機。
澤連斯基(資料圖)
據了解,這份協議的簽署并非順利。早在今年2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舉行的閉門會談中,雙方一度陷入僵局。據知情人士透露,那次會面氣氛緊張,幾乎導致談判破裂。特朗普曾提出要求烏克蘭償還部分此前提供的軍事援助貸款,遭到基輔方面的強烈反對。后來在多輪艱難磋商之后,協議最終達成。其中一大亮點是,美國同意不對烏克蘭追討已提供援助的資金,并認可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政治意愿。
然而,協議的實際效果和可行性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稀土資源開采和加工通常需要長期投資和穩定環境,而烏克蘭目前面臨持續的戰爭影響,基礎設施如電力供應和交通網絡遭受破壞,嚴重制約了大規模礦產開發。相關專家指出,烏克蘭稀土資源的開采開發可能需要十年以上時間,當前甚至缺乏完整的勘探數據。由此看來,協議更像是政治合作的一部分,雙方均有利用對方需求表達政治立場的成分,美國急需稀土資源,而烏克蘭希望借此獲得國際支持。
稀土(資料圖)
此時稀土,成了中美博弈中最重要的一張牌。2025年5月12日,中美兩國代表在日內瓦的談判桌上達成了關稅上的階段性和解。聽起來像是雙方關系的緩和,但實際上,美國卻暗藏了一個“終極目標”——稀土管制的松動。說實話,美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可以說是“病入膏肓”。從F35戰斗機到核潛艇,再到特斯拉的電機,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離不開稀土,而稀土又離不開中國。舉個例子,光是一架F35戰斗機就得用掉417公斤稀土,而特斯拉的電池更是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供應。
此時美國就像個餓漢,只挖著一座芒廷帕斯的礦,費勁巴力地弄稀土!就算這產量不咋地,開采的稀土里三分之二還是得老遠跑到中國去加工。那美國的稀土,偏偏就得送到咱中國這塊地兒唄!美國在搞稀土的技術,那真是差得像烏龜爬樹一樣!搞稀土那可不是光拼力氣的活兒,尤其是分離那些元素,得用精細到讓人頭大的高科技手段。在這方面,咱們中國的技術牛得不行,美國想跟上,那差得可不是一般的大!因為自己不行,美國對中國的稀土就特別迷戀。
稀土(資料圖)
而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絕非偶然。從上世紀80年代徐光憲院士開創“串級萃取理論”,到如今北方稀土掌握17種元素至99.9999%純度的分離技術,中國已形成覆蓋開采、冶煉、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全球90%的稀土離心萃取機專利歸屬中國企業,而美國至今未能突破這一技術瓶頸。更令西方絕望的是,中國將稀土加工技術列入出口管制清單,徹底封死了技術轉移的通道。這種技術霸權直接體現在市場格局中。2024年,中國釹鐵硼磁材產量占全球85%。
在此背景下,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3日報道稱,據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外交部當天消息,雙方官員在22日進行了通話。CNBC稱,這是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后的首次通話,報道援引專家的話表示,這是一個“積極信號”。彭博社稱,這次通話表明,雙方在本月初就關稅發表聯合聲明后,仍保持積極溝通。CNBC稱,美中在關于通話的通稿中未明確提及是否討論了關稅,但聲明措辭相近,“這表明雙方將繼續保持高層接觸,努力達成更廣泛的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