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才子詩很暢快,但是解釋才子詩卻很難。
比如這首郁達夫的《偶成》。
偶成
近現代 : 郁達夫
不羨神仙況一官,觚棱那復夢長安。脫樊野鶴沖天易,鎩羽山雞對鏡難。
黃葉欲凋聞敕勒,蒼生回顧足悲酸。秋來百事仍依舊,只覺羅衫日漸單。
郁達夫是才子這是沒有問題的,他的詩在近代算是很出眾的。“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讀起來多有感覺。
但是才子詩不好解釋,特別是這種無頭無尾的“偶成”,他的心思很難猜。
這首詩大意說我從來沒有想著去當官,人貴有自知之明,我向往的是自由。回顧半生,家事國事都不堪回首。
往后看,現在和以前一樣,好像也沒有什么好的變化。
郁達夫是才子,名士,烈士。
早期寫《沉淪》,文筆沉郁,后來消極避世,有“名士”風度。當他參加政治部第三廳的抗日宣傳工作后,卻又成為戰士。
郁達夫的散文無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現”,他一生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自傳體小說代表作品是《沉淪》,首創了自傳體小說這種抒情浪漫的形式。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郁達夫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證書。其實他的死亡還有很多疑團。
有資料說郁達夫于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憲兵槍殺,同時被害者尚有歐洲人數名,遺骸埋在武吉丁宜附近的丹戎革岱。當時郁達夫化名趙廉,但是,郁達夫的遺骸在整個東南亞都找不到。
沈從文曾經這樣評價郁達夫:“人人皆覺得郁達夫是個可憐的人,是個朋友,因為人人皆可以從他作品中,發現自己的模樣”。
讀讀他的作品,你覺得呢?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