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5月27日,棗莊市市中區檔案館三樓會議室內,一場以“家譜回家”為主題的捐贈儀式莊重舉行。傅氏家族代表將珍藏數代的《傅氏族譜》正式移交檔案館,標志著這部承載家族數百年記憶的文獻將在專業保護下煥發新生,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注入鮮活力量。
此次捐贈的《傅氏族譜》詳實記錄了傅氏家族自遷入市中區付劉耀村以來近600年的繁衍軌跡,涵蓋世系圖譜、家族規約、名人逸事及遷徙軌跡等內容。捐贈者傅珍文在儀式上表示:“家譜是家族精神的根脈,我們希望通過檔案館的專業平臺,讓傅氏文化成為研究地方歷史的‘活化石’,讓子孫后代銘記先輩的智慧與傳承。”
棗莊市市中區檔案館接收管理室工作人員楊雪介紹,該族譜世系完整、脈絡清晰,為研究區域人口變遷、民俗演變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獻支撐。為確保文獻安全,檔案館已啟動專項保護流程:采用恒溫恒濕設備對原件進行科學存儲,同步推進高清數字化掃描,并納入宗譜專題數據庫實現永久云端保存。在檔案館庫房現場,楊雪向記者展示了館藏的珍貴檔案:“這里保存著自1953年以來的3萬余卷檔案資料,涵蓋文書、照片、實物等多種載體。家譜的加入,將進一步豐富我們‘家文化’專題資源庫,為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傳統美德提供生動教材。”
截至2021年底,棗莊市市中區檔案館已收藏全宗111個、資料8000余冊,并持續推進紙質檔案數字化工程。楊雪代表檔案館向社會發出倡議:“每一本家譜都是地方歷史的‘基因庫’,我們誠邀更多家族、機構和個人參與捐贈,讓散落民間的歷史記憶‘回家’,共同構建城市文化的集體記憶。”此次“家譜回家”行動,不僅是檔案資源保護的創新實踐,更是對“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精神的當代詮釋。隨著《傅氏族譜》的入館,市中區檔案館正以數字化手段激活傳統文化基因,讓百年家風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閃電新聞記者 劉聰聰 劉芮 市中區融媒體 劉正航 通訊員 孫曉琳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