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鴻蒙初開便潤澤大地,它孕育生命,承載舟楫,也見證著人類逐浪的豪情。在現代,游泳是備受歡迎的運動、娛樂、健身與求生技能,泳池里水花飛濺,競技賽場中選手勇奪冠軍。
當我們將目光回溯到遙遠的古代,會驚覺游泳的歷史波瀾壯闊,誕生了無數傳奇泳者。水上競技,浪里白條,我們一起探尋中國古代泳者的故事,領略他們的驚艷泳技!
游泳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江河縱橫,湖泊庫塘星羅棋布,海岸線綿長,古代就有耕海牧漁、傍水捕魚等各種與水相關的活動。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圖源: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陜西省西安市半坡,為距今約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半坡人制作的陶器,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考古推斷,當時的人們已學會在水中沉浮的技能,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游泳”一詞最早見于距今約2000多年前的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邶風·谷風》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推斷當時的人們已經懂得運用游泳技術來克服江河的天然屏障。朱熹注釋:“潛行曰泳,浮水曰游。”古人把在水中漂浮稱為“游”,把在水中潛行稱作“泳”。《晏子春秋·卷四·內篇》曰:“眾人歸之,如魚有依,極其游泳之樂。”
《井人鐘》局部:銘文,西周 圖源:上海博物館官網
“冬泳”一詞最早見于距今約3000年的《井人鐘》銘文:“永冬于吉”。湖北省博物館顧問侯玉明前輩在《冬泳源考》中寫到:“中國夏代就有人會游泳。······禹疏九河,······不挑選一批會水的人參加能行嗎?由此觀之,游泳在先,冬泳后來才有。······西周井人喜歡游泳,銘文于《井人鐘》上:永冬于吉。即是說,‘游泳在冬天是好事’,即‘冬泳好’。‘永’在古代同‘泳’。”
游泳,莫高窟第257窟窟頂后部局部,北魏 圖源:敦煌莫高窟官方
古代游泳高手很多。《莊子·外篇·達生》記載,孔子觀呂梁洪的傳說發生于春秋時代。一天,孔子在呂梁觀賞,見瀑布高懸三十仞,水花飛濺四十里,黿鼉魚鱉都無法在此游動,卻見一男子輕松游弋。孔子以為他有苦難想尋死,讓弟子去救,男子卻數百步后出水,披發高歌。孔子詢問他游泳之道,男子表示自己沒特別方法,只是生于水邊、習慣水性,順應水的規律不憑主觀妄為,這就是他能如此的原因。
《唐國史補》中記載:“龍門人皆言善游,于懸水,接水上下,如神。”龍門,秦晉兩地交通的關鍵樞紐,黃河的雄關要隘。龍門人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天天與水打交道,因此練就出高超的游泳本領。蘇東坡在《日喻》中認為,南方人之所以會游泳潛水,是因為“日與水居”,“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最終掌握了游泳的規律,是“得于水之道”
可見,游泳運動的出現最初并無競技目的,而是與生活環境和日常勞作息息相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活技能。隨著戰爭的出現和軍事的需要,游泳由生活技能逐步成為一種軍事技能。
宴樂漁獵攻戰紋圖壺展示圖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距今約3000多年前呂望(姜太公)所作的中國古代兵書《六韜》中記載:“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 戰國青銅器宴樂漁獵攻戰紋圖壺的壺身下腹部有一組船水戰,船上人多使用適于水戰的長兵器,船下有魚鱉游動,表示船行于水中,雙方都有蛙人潛入水中活動。潛泳者揚臂蹬足,奮力游動。很多古兵書都把游泳列為軍事訓練的主要項目。
除了生產生活需要、軍事需要外,游泳也成為古人的一種精神需要,發展成為一項體育活動。漢魏時已有端午節舉行游泳比賽的習俗。唐宋時,每年端午節在錢塘江舉行規模很大的游泳比賽。
逆流行百步,順流逐九里州
難度系數?????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中記載,有一次,古冶子將軍在隨齊景公乘船渡河時,行至河心,一只巨黿突然竄出,一口咬住左邊拉車的馬,迅速拖入水中。巨黿力量驚人,激起巨大的水花,齊景公驚恐萬分,眾人也都驚慌失措。
二桃殺三士畫像石,從左向右為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
圖源:河南博物院官網
關鍵時刻,古冶子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潛入水底。在暗流涌動的河水中,他逆流行進百步,又順流追逐九里,終于找到了巨黿。古冶子與巨黿展開激烈搏斗,他瞅準時機,揮劍猛刺,經過一番苦戰,成功殺死巨黿。
隨后,古冶子左手抓著馬尾巴,右手提著黿頭,如仙鶴般躍出水面。岸邊眾人看到這一幕,都驚得目瞪口呆,以為是河伯現身 ,齊景公也為之驚嘆。
浪子回頭除三害
難度系數????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則“周處除三害”的故事,西晉時期,義興(今江蘇宜興)陽羨地區有個叫周處的青年,身形魁梧、力大無窮,在鄉里肆意妄為,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彼時,當地水中有蛟龍興風作浪,山上還有猛虎傷人,加上周處,被合稱為“三害”。
宜興周王廟孝侯殿內壁畫局部:周處射虎
圖源:江蘇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一次偶然,周處得知自己被視作大害,深受震動,決心痛改前非,先除去另外兩害。他帶著弓箭進入深山,潛伏數日,終于等到猛虎出現,瞅準時機一箭射出,成功將其擊斃。
宜興周王廟孝侯殿內壁畫局部:周處斬蛟圖
圖源:江蘇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
緊接著,周處便投身水中,與蛟龍展開殊死搏斗。蛟龍在水中翻騰,掀起層層巨浪,周處緊緊咬住它不放。時而被蛟龍拖入水底,時而又奮力浮出水面,與蛟龍在水中輾轉數十里。這場惡戰持續了三天三夜,期間百姓們都以為周處已與蛟龍同歸于盡,紛紛奔走相告,慶祝“三害”終于被除。
沒想到,周處竟戰勝了蛟龍,拖著疲憊身軀回到岸上。看到百姓歡慶的場景,他才徹底明白自己曾有多遭人厭惡,從此拜入名師門下,刻苦學習,最終成為一代忠臣良將,深受百姓愛戴。
仗劍斬蛟護蒼生
難度系數????
東晉習鑿齒《襄陽耆舊記·卷五·鄧遐》記載:“鄧遐,字應遠。勇力絕人,氣蓋當時。時人方之樊噲。治郡號為名將。為襄陽太守,城北沔水中有蛟,常為人害,遐遂拔劍入水。蛟繞其足,遐揮劍截蛟,流血,江水為之俱赤。因名曰‘斬蛟渚’,亦謂之‘斬蛟津’。”
斬蛟紋鏡 | 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東晉時期,襄陽的沔水中有蛟龍作祟,時常興風作浪,掀翻過往船只,危害百姓。鄧遐時任襄陽太守,聽聞此事后,決心為民除害。
鄧遐自幼在水邊長大,水性極佳。只見他手持一把鋒利的寶劍跳入沔水與蛟龍展開搏斗,憑借敏捷的身手和精湛的游泳技巧,與蛟龍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周旋。戰斗進入白熱化階段,鄧遐瞅準時機,一個猛子扎到蛟龍身下,然后奮力一躍,雙手緊握寶劍,用盡全身力氣向蛟龍的脖頸刺去。寶劍鋒利無比,直接刺穿了蛟龍的身體。蛟龍掙扎了幾下,便沉入了水底。
搜山圖局部(二郎神搜山圖),明,陸治
圖源: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后來,襄陽人把他斬蛟的地方稱為“斬蛟渚”或“斬蛟津”。鄧遐死后,鄉人仍對他念念不忘。因為他曾任二郎將,人們便立二郎廟供奉他,民間尊他為“二郎神”。
水上盲棋第一人
難度系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過零丁洋》。文天祥,南宋民族英雄、抗元名將,“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顏值出眾的文天祥多才多藝,不僅“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更是一個象棋高手,堪稱史上首位盲棋者,并撰寫棋譜為后世留下寶貴財富。
北宋瓷象棋 圖源:河南洛陽博物館
文天祥不僅棋藝高超,還熱愛游泳、擅長游泳。他的游泳突出“文”,不局限于游泳技巧、跳水難度的表演,更是在江河之上談笑風生,對弈奪將。鄧光薦《文丞相傳》記載:“公居家,當暑日,喜溪浴。與弈者周子善,于水面的意為枰,行弈決勝負。他人久浸不自堪,皆走。惟公逾久逾樂,忘日早暮,或取酒炙,就飲啖。”朱國楨《涌幢小品》記載:“文丞相嗜象弈,······暑日喜溪浴,與周子善于以意為枰,行弈決勝負,愈久愈樂,忘日早暮。”
每到暑天,文天祥都約上“象棋九段高手”周子善,到江河溪流中游泳下棋。以水面作棋盤,以口述為棋步,全憑意象,展開別開生面的盲棋對決。二人一邊在江水中暢游,一邊思考棋路,報出一步又一步精妙的棋招。清流之中,沉浮出沒,翻轉回旋;楚河漢界,跳馬走車,架炮拱卒,難分伯仲,二人在水中越戰越勇,勝負難解,竟達到忘我的境地。一邊游泳,一邊對弈,令人嘆為觀止!
文天祥雕像 文山正氣 圖源:江西吉安縣文天祥紀念館
滾滾長河里,逐浪英雄們或斬黿除害,或斗蛟揚名,或水中對弈,他們的傳奇已深深刻在文化脈絡中。他們彰顯的勇敢無畏、堅韌不拔,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寫照。如今,接力棒傳至泳壇健兒手中,泳池里一次次打破紀錄,賽場上一面面五星紅旗飄揚,續寫著新的榮耀。而那些歷史中的逐浪身影,也將永遠激勵著后人,在人生的“泳道”上,勇往直前,向著更快更高更強的目標進發!
參考文獻:
[1]張銘,趙春英.《公開水域游泳運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李重申,李金梅.《忘憂清樂—敦煌的體育》(“走近敦煌”叢書)[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3]李小唐,林春.李重申《絲綢之路歲時節日民俗體育圖錄》[M].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4]李金梅,李重申.《絲綢之路體育圖錄》[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5]孫麒麟,毛麗娟,李重申.《中國古代體育圖錄》[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
[6]鄭學富.“游泳健將”文天祥:一邊游泳一邊下棋[N].北京青年報,2016-08-29.
[7]上海博物館.上博講壇第四季第5期:探索《搜山圖》[N].澎湃號,2024-03-02.
[8]肖雅文.“花樣”玩水,中國人一直很在行[N].解放日報,2022-08-01.
[9]陳品.人類高質量水上運動,從一千多年前的錦標賽就開始啦[N].北京青年報,2021-08-26.
備注:配圖其一為:敦煌莫高窟隋代第420窟《觀音變》,繪有兩人正在水中游泳。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私信聯系【松蘭書社】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