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北區空港佳園公租房A組團5幢,一棟33層的高樓在陽光下格外醒目。這里不是普通的住宅,而是渝北區為青年人才量身打造的“渝北青年人才驛站”(以下簡稱青年驛站)。自2020年運營以來,這里已累計為1123名青年提供免費住宿,成為無數青年扎根重慶的“最初一公里”。
從“落腳難”到“安心住”:破解青年安居難題
“剛畢業那會兒,工資低,房租高,每次搬家都像打仗。”陳海濤回憶起去年剛畢業時的窘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公司樓下看到青年驛站的宣傳海報——“最長3個月免費入住,續住再享3個月半價補貼”。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他通過“渝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提交了申請,幾天后便收到了入住通知。
走進陳海濤的房間,兩室一廳整潔明亮,冰箱、洗衣機、抽油煙機等一應俱全,他和室友住其中一間的上下鋪,按床位收費。“什么都配備齊全,租金每月才350元,水電費另算,哪里找這么好的住處!”這位有些胖乎乎的AI數據標注員笑著說,這里離公司很近,住的都是大學生,有共同語言。平時可以去樓下健身、喝咖啡或閑坐,青年食堂的小炒味道不錯一頓才花十幾元,父母放心,自己也滿意。
“只要不跳槽,我可能會在這里一直住下去!”陳海濤說,可能會考慮租一個單間配套一個人住,900元的租金對他這種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不會有太大壓力。
團渝北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青年驛站通過“三免三減半”政策(3個月免費+3個月半價),為青年提供過渡性住房支持。“我們主要針對來渝北就業創業的大學生,申請者需提供身份證、學歷證明和就業或創業證明。”該負責人說,驛站已為入住青年累計補貼超100萬元。
生活與社交:驛站里的“青春生態圈”
渝北青年人才驛站可提供房間383套,床位1276個。驛站房間主要有2種房型,單間配套(40㎡左右)、兩室一廳(60㎡左右),分區為青年公寓和英才公寓,滿足不同人群需求。屋內家電、家具、生活物品齊全,網絡通暢,真正實現拎包入住。
“你可以把這里看成是一個‘青春生態圈’”團渝北區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驛站底樓的公共區域是青年們的“第二客廳”,這里分為健身區、臺球室、自助咖啡書吧、超市,能滿足青年的基本需求。
“驛站不僅僅是‘住’這么簡單!”該負責人表示,這里也是渝北區為青年打造的專屬“舞臺”。擇業、創業、交友等方面,全方位為青年成長賦能。
尤其到了畢業季,大量青年涌入青年驛站。為幫助他們快速融入,團渝北區委精心策劃破冰團建,通過游戲與互動,讓青年們增進對驛站的了解,迅速拉近彼此距離。每逢端午、春節等佳節,驛站更化身為溫馨家園,組織包粽子、茶話會等活動,邀請導師交流分享,讓青年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即便通勤需1個多小時,渝北區龍山、龍溪等地的部分青年也表示愿選擇入住。每年6月至9月,團渝北區委月均審核入駐申請超500條,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青年驛站通過社群運營,讓青年從“獨居”變為“群居”,在互動合作里實現了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為個人成長與事業發展積蓄了強大力量。
從“住得下”到“留得住”:驛站背后的政策暖意
“青年驛站提供住宿,也是青年逐夢渝北的起點。”團渝北區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青年驛站以切實政策,助力青年人才從“住得下”邁向“留得住”。
住房曾是眾多求職創業青年的難題,青年驛站的出現解了燃眉之急。相關專業在校生、畢業生經確認可享最長3個月免費住宿,未就業或創業初期畢業生可再獲最長3個月半價補貼。“哪怕只拿著面試通知單,也能免費入住。”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青年驛站成為青年面試、實習、就業、創業的免費落腳地,讓他們無后顧之憂。調查顯示,80%的入住青年最終選擇留在渝北工作或創業,足見青年驛站政策的吸引力。
“住進來”只是第一步,還要“留得住”。青年驛站積極搭建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橋梁,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高校攜手,為學子提供社會實踐與實習崗位,成為他們來渝北的“落腳點”。同時,驛站聯合中科創達、長安汽車等企業開通“人才直通車”,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引進一批優秀青年人才。
針對創業青年,青年驛站定期推送創業渠道與優惠補貼信息,邀請導師開展初創培訓,為其創業之路“保駕護航”。此外,團渝北區委還為驛站引入“青創空間”,將優質創業資源引入驛站,為青年創業提供有力支持。
青年驛站覆蓋面廣,服務對象從應屆畢業生擴大至畢業三年內的本科畢業生。青年通過“渝北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提交材料,團區委初審、區人力社保局終審,數日內完成審核。
入住政策靈活,先享3個月免費,續住可享半價,優惠期滿可付費續住。租金合理,單間配套上下鋪450元/月/床,兩室一廳上下鋪350元/月/床。驛站還實行退出機制,保障資源合理分配,助力青年人才在渝北發展。
城市與青年的“雙向奔赴”:驛站折射發展理念
“青年是城市的未來,今天我們幫他們一把,明天他們就會成為城市的建設者。”團渝北區委有關負責人說,青年驛站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它用“小空間”承載“大未來”,讓青年與城市共同成長。當下,團渝北區委正在思考如何優化驛站服務,讓青年即使短暫停留也能感受渝北的友好。
渝北青年人才驛站的火爆,折射出重慶對青年力量的“渴求”。它是重慶加快建設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進程中的一抹生動注腳,是這座城市對青年關懷的微觀體現。
共青團重慶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正通過“政策+場景+服務”三管齊下,加快建設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
在政策層面,發布《加快建設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實施方案》,提出優化青年租房住房、就業創業等六大環境。在場景層面,重慶推廣“青年安居工程”,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萬套,推出“青年安居貸”等金融產品。在服務層面,開發“黨建·青春重慶”應用,集成婚戀交友、住房保障等7項服務。
由共青團重慶市委牽頭的《加快建設全市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實施方案》憑借其創新性與實效性,獲評2024年度重慶市黨建統領領域改革發展最佳實踐案例。
展望未來,共青團重慶市委將繼續推動青年發展型園區、社區、街區建設與園區開發區改革、現代社區建設、特色商業街建設等重點工作深度融合。整合各方資源,精心打造青年驛站、青春集市、青年夜市、青年食堂等特色應用場景,為青年提供多樣化的生活服務與社交空間。指導各區縣積極探索“一城一品”差異化發展路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創塑具有重慶辨識度的青年城市IP,讓重慶成為青年心馳神往、大有可為的夢想之城。
渝北青年人才驛站的故事,是重慶與青年“雙向奔赴”的縮影。在這里,青年找到了安身之所,城市收獲了未來力量。正如一位入住青年所說:“這座城市愿意為年輕人‘鋪床’,我們怎能不留下?”
上游新聞記者 陳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