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采訪中揭露了一種“零公里二手車”現象,直指是部分車企為了粉飾銷量或間接降價造出的“數字游戲”。他指出,大規模出現“零公里二手車”本質上是一種不健康的情況。通過此類操作,一些車企或經銷商規避定價管控和利潤透明,從而打破了行業的公平游戲規則,它映射的是過度內卷市場背后的畸形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3月的“2025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就曾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汽車行業管理改革,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開展網絡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行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這是辛國斌提出的工信部今年將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大舉措中的一條。
而就在魏建軍指出“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幾天后,相關部門就召集東風集團、比亞迪等公司和行業機構,對此事件進行研討。議題是促進二手車流通高質量發展,對“零公里二手車”及進一步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相關內容進行研討。
糾偏信號的出現,有望對目前汽車行業出現的亂象有規范約束作用。但高速內卷的汽車行業究竟能否剎住車,目前還難以預料。
其實“零公里二手車”并不是汽車行業內的新鮮事,以往多在平行出口中出現。
據貿易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出口到海外市場的二手車中,“零公里二手車”占據了絕大部分。貿易商在國內購買新車,之后再以“二手車”形式出口。這種模式的出現,來源于中國二手車在海外面臨品牌與價格競爭優勢均弱的被動局面,國內的一些二手車出口商,依靠自己的外貿經驗,通過與有出口資質的企業合作,開發出了出口“零公里二手車”的新藍海。
在貿易商看來,這個主要是第三方貿易商與廠商或是經銷商之間的交易,屬于正常現象。
但這些出口的“零公里二手車”,在車企看來其實也是一種“亂象”。“灰色渠道出去的車,價格和我們正常市場的差價20%以上,把我們在當地積累的口碑砸掉了。”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國際公司總經理張貴兵就曾表示,這些渠道的車輛只是滿足中國條件生產的車子,而奇瑞本身在海外是進行了當地適應性試驗的,這種反差造成了對品牌的傷害,尤其是現在中國品牌在加大海外市場拓展的階段。
魏建軍此次痛批的“零公里二手車”,主要是指國內新車市場中出現的現象。對于既要保價格體系,又要搶市場份額的車企而言,“零公里二手車”似乎成為了最好的遮羞布。
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廠家和經銷商可能因市場預測失誤、產能過剩等原因產生大量庫存車。為緩解庫存壓力、回籠資金,經銷商會將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注冊為二手車,以 “零公里二手車” 的形式出售,這樣既能快速處理庫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車長時間庫存導致的貶值。
由此著眼,“零公里二手車”確實是市場需求的產物,也為釋放車企的產能壓力起到了不小作用。盡管對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但確實也是極度內卷下商家們找到的一條“生路”。如何對此進行約束管理,又能保證經銷商們的生存狀況,這是相關部門與車企們需要共同探討的深刻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