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大降價,掀起市場風暴
新能源汽車市場再度風起云涌。
比亞迪大降價,向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近日,比亞迪再次推出限時補貼的促銷活動,宣布在6月底前,對中國市場22款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進行最高達34%的降價。
據了解,此次活動涉及比亞迪旗下王朝網、海洋網共計22款智駕版車型,最高補貼達5.3萬元。
圖源:比亞迪
其中,海鷗智駕版(活力版)限時一口價來到5.58萬元;宋PRO DM-i智駕版從10.28萬元降至8.98萬元起;宋L DM-i智駕版從13.58萬元降至10.98萬元起……
圖源:比亞迪
一石激起千層浪。
作為行業龍頭,比亞迪的動作牽扯著整個市場的神經。在比亞迪出手后,不少品牌選擇了跟進。
5月26日,吉利銀河官方宣布推出新能源限時補貼價(即日起至6月1日),包含國家置換補貼、吉利銀河置換補貼。
圖源:吉利汽車
當下的汽車市場競爭,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好比在一場激烈的牌局中,如果選擇放棄出牌,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贏得勝利。只有積極“跟牌”,才能在牌桌上留到最后,才有機會贏得市場份額和消費者的青睞。很顯然,吉利選擇了后者。
其中,吉利星愿限時補貼價5.98萬元起,相比6.88萬元的指導價優惠9000元;銀河L6 EM-i限時補貼價6.98萬元起;銀河星艦7 EM-i限時補貼價7.98萬元起;銀河L7 EM-i長續航版9.98萬元起;銀河E5限時補貼價8.98萬元起;銀河E8限時補貼價13.48萬元起;新上市的星耀8EM-i上市限時價11.58萬元起。
很顯然,吉利汽車和比亞迪正面“杠”上了。
通過價格優勢,吉利希望能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得一杯羹,尤其是在與比亞迪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除了吉利汽車,5月25日,上汽通用凱迪拉克品牌旗下——新款凱迪拉克XT4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官方指導價為22.97-27.57萬元起,全款一口價區間為15.99-18.99萬元。
有市場人士指出,近一周時間已有紅旗、深藍、比亞迪、零跑、凱迪拉克、智己等6個品牌前后腳推出“一口價”或“保價”促銷政策,最高降價幅度超過9萬元。
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感慨,車企也開始過“618狂歡”了?
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激烈,降價的目的無外乎在于提高銷量,搶占市場份額。據媒體消息,花旗分析師預計,比亞迪的降價舉措使得其經銷商門店在上周末(5月24日至25日)的客流量較前一周末增長了30%至40%。
車企降價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利好消息,多家企業降價促銷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多購車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降價”狂歡背后,并非只有消費者的歡呼雀躍,市場的擔憂情緒也如影隨形,比亞迪股價連續下挫便是例證。
最近兩天,比亞迪A股和港股連續下挫。2025年5月27日收盤,比亞迪A股股價下跌2.25%,最新市值1.13萬億人民幣;比亞迪港股股價下跌1.65%,最新市值1.27萬億港元。
比亞迪A股和港股 圖源:百度股市通
有投資者認為,比亞迪近來的大規模降價,激烈競爭的電動車市場有可能會迎來新一輪價格戰。
據媒體消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比亞迪引發的價格戰可能會持續發酵,其影響可能波及到今年下半年。
彭博行業研究的汽車分析師Joanna Chen則評論稱,比亞迪此次對22款電動車的大幅降價,凸顯其2025年將重心放在銷量上,迫使競爭對手進一步打折促銷或讓出市場份額。
據乘聯分會發布的《2025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4月份有14款車型降價,相較于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數量大幅下降,清晰展現出降價潮降溫的趨勢。
不過,對于“汽車降價促銷”,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有不同的看法。近日,魏建軍在訪談中直言,車企不能陷入“越降價越虧損”的惡性循環,他表示:“電動車健康發展不能被資本過度裹脅,求是才能讓行業得到健康發展?!?/p>
比亞迪勢頭兇猛,殺瘋了
車企跟風降價,既有主動出擊的一面,也有無奈被動的一面。從主動的一面來看,降價可以提升產品的性價比,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從而增加銷量。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銷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通過降價,車企可以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市場份額,增強品牌影響力。
但客觀上來說,車企降價的動作也進一步加劇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市場出現分化,一些企業可能會在“價格戰”中洗牌出局,面臨淘汰。
畢竟,車企“淘汰賽”從未停止。比如哪吒汽車、極越汽車、高合汽車……
拿哪吒汽車來說,公開資料顯示,哪吒汽車品牌成立于2018年,2022年,哪吒汽車以年銷量15.21萬輛成為國內交付量第一的造車新勢力。彼時,哪吒汽車憑借其獨特的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嶄露頭角。
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自身經營策略的失誤,哪吒汽車的發展逐漸吃力。今年早些時候,哪吒汽車就陷入了一系列的輿論風波,讓外界感到擔憂。
當然了,哪吒汽車也沒有選擇擺爛,而是在積極尋找讓自己翻身的辦法。不過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市場競爭的殘酷和無情。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的一眾玩家之中,比亞迪占據著相當穩定且突出的位置。
今年3月,比亞迪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771.02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2.54億元,同比增長34.0%;基本每股收益13.84元,同比增長34.11%。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比亞迪歷史上年度營收首次突破7000億元,不僅打破了歷史紀錄,更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完成了對特斯拉的超越。按照歷史匯率,特斯拉2024年全年營收976.90億美元(約人民幣7022.35億元)。
從銷量來看,比亞迪同樣表現出色。
官方數據顯示,比亞迪4月份共計銷售新車380089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為37.26萬輛,同比增長19.4%,環比3月基本持平。2025年1-4月,比亞迪累計銷量1380893輛??胺Q“遙遙領先”。
當然了,車企最本質的比拼還是在于技術和產品價值。只有在技術上持續加大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用技術創新和高價值產品構筑起護城河,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而比亞迪深知這一點。
比亞迪不斷在新能源領域不斷探索和創新,給行業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今年2月,比亞迪帶來“天神之眼”高階智駕系統,同時宣布旗下21款車型全系搭載,最低7.88萬元就能享受,更重要的是,增配不加價。
3月17日,比亞迪又向世界宣告了它在新能源領域的最新成果——“超級e平臺”及兆瓦閃充技術,兆瓦閃充最高峰值充電速度達1秒2公里,充電5分鐘即可暢行400公里。
在國外,比亞迪的表現同樣精彩。前不久,比亞迪在歐洲銷量超過特斯拉的消息就引爆了市場。據媒體消息,英國駿特商務咨詢公司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比亞迪4月在歐洲28個國家的電動汽車銷量首次超過美國特斯拉。
這一成績的取得,標志著比亞迪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比亞迪憑借著強大的實力,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領軍者。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比亞迪有望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引領行業邁向新的高度。
作者 | 青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