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快報網】在AI等技術的加持下,非遺傳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近日發布的《2025抖音非遺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抖音AI類非遺視頻數量增長1625%,創作人數增長1155%。創作者們依托特效動畫、AI工具、“非遺擬人”、跨界演繹、IP融入等數字技術和創新手法,為古老的非遺穿上新“外衣”。
特效動畫成面向大眾科普非遺的新工具,報告列舉了相關代表性案例。@見筑師 用特效動畫精準解讀木構技藝,以毫米級精度還原斗拱、藻井等精妙構造。在他的視頻中,觀眾可以“穿越”到千年古建施工現場,親眼見證榫卯咬合的智慧。
AI工具的普及降低了創作門檻,豐富了非遺創作的趣味性。“非遺賀新春”活動期間,抖音上線AI剪紙特效,用戶只需上傳照片即可生成剪紙作品,吸引超50萬用戶參與該特效玩法。@-土豆- 用AI技術將青花瓷紋樣畫在臉上、“穿”在身上,以擬人化視角展現非遺之美。
通過跨界演繹、IP融入等方式,非遺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林文信 將機械舞與傳統儺(nuó)戲進行跨界結合,讓非遺呈現時尚姿態;@木姬空語 耗時23天用木雕還原《黑神話:悟空》角色,通過讓非遺與現代IP創新融合的方式,將傳統木雕技藝展示給更多人。
非遺與短劇形態的結合也亮點頻出。《超越吧!阿娟》是基于動畫電影《雄獅少年》IP衍生出的真人短劇。該劇將廣東醒獅藝術融入故事情境,講述熱愛舞獅的少年阿娟在城市打拼經歷的悲歡離合故事。短劇上線后播放量突破1.1億。大量觀眾通過這部劇加深了對廣東醒獅這一非遺藝術的認知。此外,抖音創作者@國翠兒 推出的民俗短劇《壓歲錢》,以及以汝窯為主題的短劇《你是我的碗》,均通過精彩劇情讓非遺從“展示”走向“敘事”,延伸了非遺傳播的邊界。
除了科技為非遺傳播注入新動能外,報告還呈現了抖音平臺其他一系列非遺數據與非遺傳播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來,抖音新增國家級非遺相關視頻超2億條,同比增長31%;1400萬網友通過抖音分享非遺體驗,相關短視頻播放量達7499億次。非遺視頻和直播,帶動非遺好物和風光被更多用戶消費、體驗,抖音電商非遺商品年銷量超65億單,其中抖音搜索帶動非遺商品成交量同比增長51%,抖音生活服務中非遺類線下商家數同比增長187%,團購訂單量增長173%。
據了解,為助力非遺發展,字節跳動于2024年發起“抖音非遺計劃”,基于平臺技術和能力,開展非遺傳播和推廣工作。字節跳動企業社會責任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抖音將繼續發揮互聯網平臺的助力作用,聯合各地培育更多非遺“新傳人”,充分激發非遺“新活力”,搭建非遺“新舞臺”,帶動非遺新消費和新文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