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俄羅斯軍方披露,俄總統普京在乘坐直升機視察庫爾斯克州期間,當地俄軍防空部隊正在攔截大規模無人機襲擊。按照俄軍某防空師指揮官達什金的說法,普京乘坐的直升機當時處在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中心”。報道稱,這是俄軍在今年4月收復庫爾斯克州以來,普京首次訪問該地。據克里姆林宮通報,普京在近日會見了庫爾斯克州代理州長欣施泰因、地方官員以及一些曾經參與戰場救援的民間志愿者。普京還去庫爾恰托夫考察了正在建設中的庫爾斯克二號核電站。
烏克蘭事先知道普京訪問庫爾斯克一事,襲擊行動似乎就是專門沖普京去的。同一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一次問答會上表示,基輔之所以“毫無顧忌”地轟炸俄本土,主要是受到了西方精英的“鼓勵”,尤其是英國、法國、德國和歐盟領導人,他們試圖通過用這種方式破壞俄烏重啟和平談判,以實現自身的目的。拉夫羅夫補充道,歐盟和英國正在積極“煽動”沖突,并鼓動澤連斯基繼續血腥“屠殺”,即使西方呼吁立即無條件停火,也只是掩蓋繼續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的意圖。
烏軍襲擊庫爾斯克地區(資料圖)
即便是在平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的行蹤和具體位置,都應該是絕密的,在戰時就更是如此了。那么既然如此,為何烏克蘭能夠“恰巧”在普京視察庫爾斯克之際,對其發動襲擊呢?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俄羅斯內部有人走漏了風聲,泄露了普京的行蹤,當然了,目前并沒有證據佐證這一說法。不過從過去俄羅斯高層政要接連被烏軍刺殺一事我們可以看出,烏克蘭的情報部門確實是有兩把刷子,其對俄羅斯的滲透,很有可能也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此前,俄官方就已經對外公布了普京視察庫爾斯克的消息,當時就有人表示,普京這是冒著被斬首打擊的風險。因為普京視察的地點,距離俄烏邊境都只有幾十公里。一旦行蹤暴露,就有可能面臨烏克蘭的自殺式無人機群攻擊。如果斬首行動成功,俄羅斯必將陷入內亂之中。但普京還是要去。一是俄烏交戰以來,庫爾斯克戰役是最為猛烈的,對當地民生的破壞也是最嚴重的。另外,庫爾斯克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也有著不一般的意義。二戰期間的庫爾斯克戰役之后,蘇聯紅軍反守為攻。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方稱提前收到密報,并針對可能的襲擊制定了最高級別安防措施。例如,烏軍地面部隊在洛克尼亞村附近的集結被俄軍預判并殲滅400余人。這表明俄情報系統在沖突后期仍保持較高效率。襲擊失敗后,俄軍隨即對烏克蘭發動48小時大規模空襲,發射80枚導彈和500架無人機,打擊范圍覆蓋基輔等10個州,造成嚴重平民傷亡。若刺殺成功,可能導致俄權力真空或極端保守派上臺,沖突進一步升級。但失敗的行動反而強化了俄國內“保衛領袖”的共識,可能延長俄烏沖突周期。
不過,這場沖突背后,可能還有西方國家的影子。俄方認為,烏克蘭之所以敢對總統專機下手,可能是因為受到了西方國家的鼓動。原因是西方國家并不真的想讓 俄烏沖突結束,而是希望借助俄烏沖突刺激軍工產業、推進歐洲軍事化。這種說法雖有政治色彩,但從行動上看,也并非全無根據。畢竟,烏克蘭掌握的無人機技術、戰術情報、衛星定位,多數都離不開北約的支持。
普京(資料圖)
這場瘋狂的暗殺的行動,也徹底撕開了俄烏沖突的最后一道防線,也將澤連斯基政權的瘋狂與絕望暴露無遺。烏克蘭這次危險的試探將俄烏和平會談的空間擠壓到接近地板。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又有些無可奈何。針對普京的專機的攻擊,標志著這場戰爭的博弈已從戰場廝殺升級為"斬首行動"的致命試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