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相關截圖,特別致謝,侵刪。
這個社會,總算是看明白了。
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上一秒,女歌手葉舒華剛為家門口遇難者發(fā)聲,
下一秒,噴她炒作蹭熱度的人就出來了。
只想說,葉舒華,你錯看了。
01
5月28日零點零四分,葉舒華通過微博,為2024年6月9號成都家門口遇害女孩發(fā)聲。
全文總結四點:
1. 對事件表達憤怒。
2. 共情受害者母親,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該有多痛。
3. 呼吁嚴謹司法灰色地帶,S人償命,精神不正常不該是免死金牌。
4. 希望大家保護好自己,重視這樣的事件。
至此#葉舒華為家門口遇難案女生發(fā)聲#的詞條沖上了熱搜。
一上午時間,該詞條點贊21萬,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
大部分網友,點贊葉舒華,對她發(fā)聲表示感謝。
也有少部分人,開始噴擊,說她蹭熱度。
只想對那些張嘴就來,顛倒黑白的噴子說:葉舒華,你錯看了。
首先作為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她本身自帶流量,需要去蹭這樣的熱度嗎?
在明知道,她發(fā)聲肯定會遭到部分人的攻擊時,卻依然選擇遵從本心。
這難道不是一種勇敢和智慧嗎?
在娛樂行業(yè),大家普遍回避敏感議題的背景下,葉舒華反對將“精神異常”簡單等同于“免責理由”的態(tài)度。
這難道不是一個公眾人物,身上強烈責任感的體現(xiàn)嗎?
如果遇到類似的事件,大家都沉默,那正義何在?
如果面對別人發(fā)聲,都去攻擊甚至抹黑,以后有不公時,誰還敢站出來?
如果受害的事件,發(fā)生在你的身上,你還可以如此地置之度外嗎?
02
面對質疑,葉舒華稱:發(fā)聲不是給自己炒熱度,也不用過度放大她的行為,她只是想讓大家重視這樣的事件,還受害者和家人一個公道。
她只是做了一個正常人,應該做的事情。
受害女孩是在27歲遇害的,一個女孩最好的年齡,卻在家門口被人連捅十幾刀,這樣的悲劇,如何不讓人心痛呢?
受害者母親,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一邊承受內心的痛苦,一邊四處奔波,為女兒討回公道。
而且還要時刻努力保持理智,應對網上的眾說紛紜。
不光是葉舒華,任何一個人,你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女兒,也有親人,看到這樣的事件,都會心痛。
而25歲的葉舒華,是歌手,也是韓國女子演唱組合i-dle成員,走到哪里都是光芒萬丈。
當她站在聚光燈下,盡情歌唱,享受眾人的鮮花和掌聲時,她會想到,有一個年齡相芳的女子,在家門口被人連捅十幾刀,悲慘地離去。
看到受害者母親,面對媒體心痛萬分、淚眼婆娑,也要堅持追求正義,為女兒討公道時。
葉舒華,也一定會想到自己的家人和母親。
她是明星,同時也是女兒,她骨子里有對人性的悲憫,有對受害者和家人深深的共情。
她站出來發(fā)聲,是無意識的使然,也是人性的必然。
03
那些內心齷齪,曲解抹黑別人善意的人。
你們真的錯看了。
在你張口攻擊別人時,又是何其的悲哀。
因為你們內心是黑暗的,是沒有陽光的,所以才看不到人性的善,看不到這人世間的美。
心理學有個“投射效應”,意思是:將自己身上的特點、情感、意志、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傾向。
比如,那些內心狹隘的人,總會覺得別人也是狹隘的,看到別人善意的舉動,就認為一定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發(fā)聲。
那些躲在鍵盤后肆意攻擊別人的人,就像終日蜷縮在地窖里的鼴鼠,既看不見滿天星辰,也讀不懂人性本來的善意。
因為自己認知的局限性,用惡意丈量世界的模樣,猶如尼采那句: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但總會有人,在看清人性的混蛋,看盡社會的黑暗,依然選擇向善。
那些敢于發(fā)聲的勇者,恰似穿越地獄被高舉的火把,照亮的不只是罪惡的深淵,更是人性向善的可能。
成都的血跡還未干涸,司法公正需要全民守護,我們不該是冷嘲熱諷的看客,而應該做那敢于舉起火把的人。
愿人人都能敬畏生命,向善而行;
愿你我眼中的星光,終匯成照亮人間的炬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